保存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竹南中港慈裕宮洗港辦說明會

苗縣府文觀局今天在竹南鎮中港慈裕宮舉辦「中港慈裕宮洗港」保存維護計劃說明會,蒐集各方意見。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爲守護珍貴無形文化資產,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今天在竹南鎮中港慈裕宮舉辦「中港慈裕宮洗港」保存維護計劃說明會,現場蒐集各方意見將納入成果報告,未來保存團體也可擬定計劃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經費補助。

竹南端午節祭江洗港是竹南在地特色的民俗宗教活動,相傳自康熙末年設中港塘以後,每年都舉行的特殊民俗活動,因中港溪口是當時臺南至淡水必經之地,屢屢發生行人渡溪溺水而死的慘劇,且有上游漂來的屍體。另外,昭和十八年(1943年)2月19日,乘渡船參觀大鯨魚的民衆在港中因翻船造成32人罹難,之後一併納入祭江洗港,以慰亡靈。

活動時,當地各廟宇陣頭集合在慈裕宮前,分別向媽祖領旨後展開遶境,待媽祖神轎抵達出海口後,經跪地祝禱儀式,媽祖鑾轎衝向海口保佑地方平安,這項祭典已成爲當地年度盛事,同時也於2009年登錄爲苗栗縣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這場說明會除了保存團體中港慈裕宮,也邀請選區各縣議員、竹南地方民意代表出席,在地文化團體也參與熱烈。

文觀局表示,無形文化保存活化策略與措施除了專家學者的田野調查並整理登錄項目發展脈絡與特色外,同時須與在地學校、團體、居民進行溝通。經過此次意見交流,整理出3項目前最需要投入資源挹注的有導覽志工的培訓、公部門與保存團體及協力組織共同合作、文化內涵的教育推廣工作坊。

會後會把各方意見納入保存維護計劃的成果報告中,未來保存團體可依保存維護計劃中所擬定計劃,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C類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