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7035.95元!中產快養不起“電動爹”了
潑天的流量從天而降,爲小米SU7吸引了足夠眼球的同時,也免不了爲“雷布斯”帶來是非爭議。
前不久,“小米汽車保費和50多萬元油車接近”登上熱搜,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小米車主在微博上分享了新車上險的報價方案,小米官方平臺爲這款車型提供了基礎版和尊享版兩種保險方案,保費分別爲6638.29元和7035.95元。
不少網友稱,這個保費與五十多萬油車相當。
4月6日,小米汽車迴應稱,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商業險條款不同,不能簡單通過車價進行比較。
話雖如此,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保費會成爲新能源汽車推廣路上的攔路虎嗎?在保費如此高昂的情況下,開新能源車真的比傳統燃油車要更便宜嗎?以及,新能源車保費高的問題,究竟應該如何解決呢?
對於大多數家中只有一輛家用車的消費者而言,買車以及養車成本是必須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而一個自新能源汽車誕生以來就困擾消費者的問題是,養新能源車真的比燃油車要便宜嗎?
要獲曉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不妨來算一筆賬。(嫌太長可以略過不看,直接看標粗結論)
假設兩輛二十萬左右的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平穩駕駛八年,一年平均駕駛1.5萬公里,一共跑了12萬公里。
從能耗費用看,電車每百公里的耗電量大致是15度電左右。
個人充電樁電價大概0.5元一度電,公用充電樁稍微貴些,一度電平均1.5元,綜合折算1元一度電的費用,12萬公里約花費2.7萬元。
油車百公里綜合油耗約9升,若加95號汽油,每升大致估算8.5元,12萬公里油費約9.2萬元。
二是保養費用,以比亞迪漢EV爲例,保養週期爲首保3個月或5000公里,常規保養爲每12個月或20000公里,前6萬公里的預計保養費用爲2052元,之後每隔2萬公里保養一次,總花費大約5000元。
燃油車每一萬公里就要換機油及其濾芯,每5-6萬公里就要大保養一次,綜合折算花費約1.2萬元。
三是車保費。二十萬價位的新能源車型,同樣按比亞迪漢EV爲例,大致需要7000元保費,第一年若沒有出險,則第二年保費會稍便宜些。
按照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平均保費比油車高出約21%來算,新能源汽車幾乎每年比油車要貴1500元,八年相差1.2萬元。
整體來說,同樣開了八年時間,新能源車還是便宜不少,比油車省下足足了6萬元!
當然,買車的人同樣也要考慮汽車維修等問題,新能源車倘若遇到大型維修,費用可比燃油車要高得多。
這樣看來,影響新能源汽車性價比的最大因素居然是車保費!
二十萬的油電車保費相差一千多元,三十萬以上的油電車保費一年要相差兩千多元,如果新能源車還要購買專屬險,那相差的金額還會進一步擴大。
一直以來,新能源車的車保費是都要比油車貴,還貴不少。
根據中國銀保信2023年發佈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新能源汽車的平均保費去年就比油車高出約21%。
買車前都說電車便宜,但是買車後上險卻被保費背刺,難免會讓很多消費者心裡不爽。
一般油車一年兩三千的保險費用,而新能源車保險費用動輒五千起步,還有部分特斯拉車型一年的保費要上萬塊,高昂的保費讓新能源車主直呼“買了個電動爹”。
據網友討論,多款新能源車續保時遇阻,不單是保費上漲,有些車型還乾脆被建議“找別的公司看看”。
還有網友曬出了被保險公司管控的車型,比亞迪秦、廣汽埃安、吉利幾何A、吉利帝豪、特斯拉Model 3、榮威i6、蔚來ET5、哪吒U等均在列。
那麼問題來了,憑什麼新能源車的保費定價就要高燃油車一等呢?
其實,保險公司對車保費定價,免不了對汽車的可靠性作出檢測。
比如中保研的C-IASI測試就以苛刻著稱。其參照的是美國IISH(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執行標準,所有參加測試的車型都來自於市場採購,而且只購買低配車型。其中,正面25%偏置測試更是嚴格。
除了車輛本身的可靠性外,車輛的用途自然也會被納入考量。
一輛網約車每年的行駛公里數和普通家用車的行駛公里數自然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而行駛公里數越多,發生事故的概率也就相對更大,出現率也相對較高。
而在中國,一個廣爲人知的事實是,新能源車銷量的一個重要出口便是網約車。
沒有辦法準確衡量新能源車的安全係數,保險公司又不想當多賠保費的冤大頭,只好把辦保門檻提高——
據鳳凰網財經,有新能源車主在近期續保時被告知,因爲自己“一年跑2萬公里以上”,被拒保了。
原因是跑得“過多”,被保險公司視爲了營運車。
這條新聞下的車主紛紛直呼“離大譜”。
另一方面,保險公司還需要考量維修金額的問題。
去年中國銀保信數據顯示,家用新能源汽車核心動力的損毀率是燃油車發動機事故率的3倍。
燃油車颳了底盤問題不大,新能源車刮個底盤那可真讓人擔心受怕。
新能源車最要緊的電池就裝在底盤位置,而電池佔到了整車成本的1/3到1/2,路面稍有顛簸剮蹭,車主錢包也得跟着“顛簸”。
從實際維修情況看,新能源車定損金額佔比排名前十位的零配件件均定損金額普遍高於燃油車,剔除電池等新能源車專屬部件後件均定損金額漲幅也達到了20%以上。
比如,採用了一體化壓鑄的新能源汽車,雖然通過整體模塊來減少零件提高生產效率,但另一方面,碰撞剮蹭後維修成本大增,很容易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2022年2月,一位特斯拉Model Y車主在倒車時不慎撞牆損壞了整個後車身。3月15日,特斯拉對此事故車最終出具的定損費爲11萬元左右。
看來,解決新能源車保費的問題,確實刻不容緩了。
如果說新能源車保費高於燃油車只是一個老調重彈的問題,那麼保費上漲在這兩年一直是被熱議的話題。
據中青網報道,有車主在近期反映,“零出險的情況下,過去車保費是逐年遞減的,但今年的保費比去年竟然貴了一千多塊。”
也有車主反映,不同保險公司的保費區別很大,一千多元的漲幅並不是最高的,“漲幾千的也有,還有的報價跟去年比翻倍。”
還有車主的新能源車保費從月初的5800元飆升至月底的7225元。
不僅漲價,還翻倍漲,這誰能頂得住?!
2021年12月,國家發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條款。此條款擴大了新能源汽車的保險範圍,特別是推出了關於三電系統的專屬車險。
此舉確實保障了新能源車的權益,也讓車保費應聲而漲。
以特斯拉Model Y爲例,其保費一夜上漲80%,而其他國產電動車品牌如“蔚小理”等,保費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相對上漲幅度較小。
等到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平均保費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5%。
漲幅速度甚至都超過了新能源車降價的速度。
從各保險公司2023年中財報來看,人保財險、太保產險、衆安保險等險企,新能源車險的保費收入都呈現明顯的同比增長,衆安保險新能源車險保費收入甚至同比增長超228.7%。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已經達到了650億元,商業險賠付件數達199萬件,案均賠款達4953元,比傳統燃油車高出600元。
表面上,新規定的出臺看上去是新能源汽車保費上漲的罪魁禍首;而實際上,汽車保費上漲,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汽車保險費用上漲超過20%,是自1976年以來最大的年度漲幅。
在英國,根據比價網站Confused.com和保險經紀人WTW Plc的數據,2024年汽車保險費平均飆升了58%,18歲駕駛員的保險費飆升了84%。
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設備出現在汽車上,是保險公司壓力山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毫米波雷達、攝像頭、LED前大燈等設備,都讓汽車的維修費用比之前高出了不少。
導致保費上升的另一大因素是智能化設備反而讓事故率變高了。理論上來說,雷達和攝像頭的加入本來應該避免更多的撞車事故,但實際上,自2019年以來事故索賠額卻在上升。但是,智能觸控大屏的加入也更容易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更不用說越來越多智駕功能的加入,讓保險公司難以對汽車發生事故的概率進行合理客觀的評價。
根據CCC Intelligent Solutions的數據,儘管電動汽車的零部件數量少於傳統燃油車,但其平均維修時間超過20天,比非電動汽車長40%,也是保險公司必要考量的額外因素。
保險公司漲保費合理,但攔的可是電動汽車大佬們的路。
以目前蹭蹭往上漲的保費勢頭來看,如果在購車前評估總成本,就很可能影響消費者對車輛的選擇。
“馬一龍”偏偏就不吃保險公司那一套,這位科技巨擘的要求十分簡單直接:
同等價位的車,保險定價就應該一樣。
這個要求既然保險公司達不到,那麼特斯拉自己就來做保險好了。
2016年,特斯拉與保險公司合作開發“品牌車險”,開始涉足車險領域。2019年,特斯拉收購美國馬克爾公司,獲得了保險經紀牌照,宣佈正式進軍車險市場。2021年,特斯拉官網正式上線“實時駕駛行爲”的保險產品,該產品到2022年已經覆蓋到了全美12個州。其保費比傳統保險公司要少20%-30%。
而特斯拉的保費計算方式,也另闢蹊徑,不僅按月結算,且與傳統保險公司計費方式迥異——
改變傳統針對車輛的風險評估,轉向分析車主駕駛的安全性指數。
特斯拉通過收集車主實時駕駛行爲數據,評估的指標包括急剎車、急轉彎、不安全跟隨、過度超速、深夜駕駛、強制自動駕駛儀脫離、不繫安全帶駕駛等,分析車主的安全性指數,評估車主駕駛習慣的風險等級,針對投保客戶生成一個0到100分範圍內的安全評分,進而調整車主的保費金額。
這種由新能源車企推出的UBI車險主打一個“個性化”和“定製化”,比起傳統車險,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保險公司對家用車和營運車採用“一刀切”的局面。
如今,不斷上漲的保費,也在倒逼國內新能源車企們“自謀生路”。
小鵬汽車是最早入局的一個,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自己的保險代理公司。
之後,理想、蔚來等車企紛紛入局。
2023年5月,比亞迪汽車收購易安財險100% 股權獲批,得到新能源車企在中國的第一張保險牌照。
這個牌照與理想、蔚來等汽車的保險經紀公司有本質上的不同,這意味着比亞迪可以直接設計、定義車險產品,售賣自家保險,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在申萬宏源證券的一份研報中,預測到2025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543億元;2030年將達12790億元,佔車險總保費比例約31.3%。
毋庸置疑,隨着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不斷上升,保費問題遲早要得到解決。
在現金流越來越重要的今天,假如保險公司們再不主動變革順應未來,等到新能源車企們紛紛下場的時候,車險這一塊穩定大蛋糕恐怕就得拱手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