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球・缺你不可》面對「生態浩劫」人類還能做什麼? 環境工作者:從現在起,讓環保走入日常

《保護地球・缺你不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海陸污染、生物滅絕......近年重大的天災人禍,無不在提醒衆人「地球病了」的事實。但是環境問題無分國界,你我皆可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ETtoday新聞雲》透過此次與世界知名鐘錶品牌勞力士合作,與您分享環保工作者們保護地球的初心和恆久使命感

▲勞力士與ETtoday新聞雲合作之專題《保護地球・缺你不可》,專訪4位身處不同領域,卻也各自爲了環境議題而投入關注努力的環保工作者。(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關心環保議題?」這個問題拋給10個人,或許能得到10種答案。然而對於環保工作者來說,無所謂關不關心,因爲每天睜開眼,每一個決定都攸關環境、牽動不久的未來,環保即生活,毋需刻意強調獨行。

近年,溫室效應帶來更爲劇烈的極端氣候,夏季常見的颱風、颶風龐然來襲,隨即帶走無數生靈,留下滿目瘡痍。年年遞增的高溫,也助長了延燒多月的澳洲野火,截至目前,這場大火已燒掉將近3個臺灣面積森林,約5億隻動物被活活燒死,或因棲地被破壞而難以生存,就算是比動物早一步遠離大火的人類,也躲不過野火帶來的濃煙霾害。或許真要等到自然危機嚴重蔓延到人類構築的世界,善於漠視且健忘的人們才驚覺,「我們終究無法置身事外。」

人類對自然環境有意無意的破壞,並非一朝一夕。早在1976年,瑞士鐘錶品牌勞力士就已關注此議題,並設立「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以支持當代竭力改善人類生活,亦爲保護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出一分力的有志之士,將他們鮮爲人知的重大貢獻留下完整紀錄,爲後世樹立典範。

2019獲選「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的得獎者來自世界各地,隸屬不同學術領域。其中,巴西漁業生態學家祖奧.坎波斯.席爾瓦(João Campos-Silva)致力於保育分佈在亞馬遜地區、瀕臨絕種的「巨骨舌魚」,並同步協助依賴河流生活的土着,確保他們的生計、食物供應和傳統文化穩定發展;加拿大青年科技企業家汪鬱雯(Miranda Wang)欲解決全球塑膠廢棄物無從處理的問題,目前在矽谷創立BioCellection公司,積極研發一系列技術,希望將塑膠廢棄物轉變成具價值的化學制品;印度保育專家克里蒂.卡朗斯(Krithi Karanth)面臨的則是,在保育野生動物生存面積的同時,尋求在地居民的信任與支持,並試圖將「與自然共生」的觀念紮根至下一代。

過去,人類只依自己的需求追求便利生活,無視大量消耗的環境成本,導致文化瀕臨滅絕、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野生動物逐漸失去棲息地等不可逆的影響,待驚覺時,失衡的生態已如出軌列車難以煞停。然而能爲地球萬物做出宏偉貢獻的畢竟只是頂尖少數,一般人該如何看待自己微小薄弱的力量

長年以鏡頭紀錄環境變遷的導演黃信堯,曾以紀錄片《沉沒之島》探究海平面上升對於海島國家的影響,「放映時我就跟大家講地球要爆炸了,觀衆問那有什麼方式補救嗎?我說沒有方式啊,今天放映廳沒有冷氣你們會來看嗎?這是很現實的事,如果真的要節能減碳,我應該連電影都不要拍。」

直白的背後是無力的悲觀,「但我覺得已經很難走回頭路了。」單獨抓出特定對象,例如吹冷氣的人責怪,亦對整體無益。黃信堯觀察,許多發展國家包括臺灣「鼓吹消費」的行爲,纔是頗爲急迫的關鍵,「現在是個消費主義的年代,大家都想要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多東西,人們創造流行文化,快時尚推動衣服的大量製造、快速運輸,今年穿了明年就丟了,這中間耗費的資源太多了。」他想起另一件事,無奈的笑了,「以前我教書時的學生會跟我說『欸老師我這東西用紙做的很環保』,我說你不要買更環保。」

▲近年鼓吹自備環保餐具、提袋,類似商品因此被大量製造,無疑又是一種資源浪費,讓黃信堯不解,「我們人類一直在做很矛盾的事。」(圖/記者湯興漢攝)

關注過度消費的還有創辦「寶島淨鄉團」、善於以創意手法帶出環境議題的環保工作者林藝,她道出不少年輕世代對於「消費」的觀點,「環保這件事不是不消費,重點是消費後不浪費,衣服買夠穿的,彩妝保養品好好地使用完。」

然而眼看周遭的消費行爲傳播媒介催化下更甚,努力苦撐着環保意識的人難免也會懷疑自己的堅持是否徒勞,林藝倒是以過來人的經驗開示,「過去,我有時會有無力感,但現在我會想,能掌握的就盡力而爲。」關於投身環保,她有自己的見解,「其實我做這些的出發點,在乎環境只是次要原因,最主要的是,我就想過這樣的生活。」

林藝笑說自己不會要大家塑膠瓶玻璃罐產品都不買,因爲「當下可能也沒有其他選擇」,但做到「消費不浪費」,是她認爲相當需要被大衆重視且貫徹的行爲。(圖/記者黃克翔攝)

當原本刻意爲之的環保行動做成了習慣,不知不覺成爲生活的一部分,那麼人們或許也能逐步看重生態環境之於地球萬物的意義。搶救百種臺灣原生水生植物的溼地專家陳德鴻直言,「生態是有價值的,但這個觀念至今難被所有人認同。」價值在這裡指的並非貨幣錢財,「生態跟我們的生活品質很有關係啊,生活品質不是隻追求豪宅好車等物質,飲用水乾不乾淨、空氣是否新鮮、天際線是不是漂亮寬闊有美感的,這難道不也是生活品質?」

比起默默存在的溼地植物,人們更容易對可愛動物產生惻隱之心,儘管過去成功以螢火蟲覆育爲引子,勾起都市人對棲地溼地的重視,陳德鴻仍覺不夠,「生態不是我們保育人士的專項,它應該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

▲陳德鴻期盼有一天,溼地也能單純因爲它的美,而使人們認爲值得被保護。(圖/記者周宸亙攝)

近幾年臺灣歷經多次公民運動,過去選擇避談的人,如今體悟到了生活即政治,長年從事田調、發起森林保育活動的教授陳玉峰更說「環保是最先進的政治」。他分析,人們關注的面向,往往依序從個人、家庭、鄉鎮、社會、國家擴及國際,再來是人道主義、人本關懷,之後纔會照顧到環保、關心生態。但其實「不用強調環保,真實的生活本身就是環保。」

同樣的,生態也應該順着在地自然發展,「現在臺灣還有人說要把臺北公園弄成像紐約中央公園的模樣,大家對公園的想像全都是美國『溫帶國家』的風景。」就如他提倡的「土地公人會種樹」,只要沒有人爲干擾,5至10年臺灣草地就能自己長出層次繁多的自然樣貌

▲現代人對於公園一片綠草如茵的想像,主要來自對美國溫帶的刻板印象。而臺灣位處中、低海拔,能長出屬於自己的枝繁葉茂,但陳玉峰痛心,「我們竟然連10年的時間都不肯給土地!」(圖/記者張一中攝)

生態保育、環保行動在這幾十年間,始終在社會運動佔據一個位置,然而非實際參與的人們即使知道環境議題刻不容緩,卻往往低估自己一念之間的蝴蝶效應。其實,人類日常中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直接或間接影響環境。「保護地球」可以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的生活實踐,這一切就從相信自己也擁有無可取代的力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