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個案有人死亡、有人輕症返家 專家曝原因

疫情調查專家何美鄉、中原大學生技系教授招名威在「新聞放鞭炮」節目討論食安問題。圖/截自YouTube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昨晚有最新進展,衛福部公佈遺體解剖結果,首位死亡患者身上驗出米酵菌酸,目前除2位患者死亡、5位在加護病房搶救,亦有患者輕症返家。「新聞放鞭炮」節目今邀集專家討論本次食安事件,專家指出,導致症狀嚴重程度不一的原因,主要與患者吃下的食物量、毒素在食材中分佈不均有關。

主持人周玉蔻提問,同樣在寶林茶室吃下粿條,爲何有些患者屬於輕症返家,有些人演變爲重症甚至死亡?中原大學生技系教授招名威表示,嚴重個案的疾病進程均進展很快,依毒理學觀點判斷,造成症狀不同的原因應是劑量多寡,同樣點了一份炒粿條,可能有些民衆吃得多,有些民衆只吃了一部分。

疫情調查專家何美鄉則說,除了攝入量差異,唐菖蒲伯克氏菌混入食材時並不均勻,產生毒素後也會分佈不均,才導致中毒個案嚴重程度有所不同,也與個人體質有關;另,除粿條以外,醬料、餐廳使用的椰子等也不能排除污染,應一併檢視。

招名威表示,米酵菌酸化學結構穩定,特性是耐高溫,120度高溫也無法改變其結構,意即大火快炒也無法解決問題;不過民衆不必過於恐慌,目前影響範圍僅侷限在寶林茶室,若從粿條供應鏈就出事,那應該會影響到其他通路商、餐廳。

「這種菌在食物裡很難排除污染,重點是烹調前的過程,要保存好。」何美鄉表示,唐菖蒲伯克氏菌必須在接近室溫環境纔會產生米酵菌酸,疫調人員應關注食材處理過程,是否未即時將原料放在冰箱保存,或烹調前經過泡水等過程,形成溫暖、潮溼環境,導致米酵菌酸出現在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