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點名“全漏洞問題頻發”,英特爾股價下挫,國內企業影響幾何?

10月16日,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發文指出英特爾產品存在安全漏洞問題頻發、可靠性差、假借遠程管理之名行監控用戶之實、暗設後門危害網絡和信息安全等問題,並建議對英特爾在華銷售產品啓動網絡安全審查,以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和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上述協會表示,英特爾聯合惠普等廠商,共同設計了IPMI(智能平臺管理接口)技術規範,聲稱是爲了監控服務器的物理健康特徵,技術上通過BMC(基板管理控制器)模塊對服務器進行管理和控制。BMC模塊允許用戶遠程管理設備。該模塊也曾被爆存在高危漏洞,導致全球大量服務器面臨被攻擊控制的極大安全風險。

受該消息影響,16日美股開盤後,英特爾股價一度下跌4%,不過隨後股價逐步回升,截至收盤仍下跌1.54%。而在今日A股早盤,國產CPU概念股走強,截至發稿前,富樂德一字漲停,龍芯中科漲超13%,寒武紀、海光信息、恆玄科技、思特威等跟漲。

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英特爾等產品多次出現的漏洞,國內公司已有相應技術解決方案替代。但就公司CPU產品可對標哪些英特爾產品並形成替代,第一財經記者多次撥打海光信息和龍芯中科證券事務代表電話,截至發稿前未接通。

英特爾影響幾何?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在文章中對英特爾提出了“安全漏洞問題頻發、可靠性差、監控用戶以及暗設後門”等問題。該協會同時表示,美政府通過所謂《芯片和科學法案》,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進行無端排擠和打壓,英特爾公司是該法案的最大受益者。

截至發稿前,英特爾方面並未對上述問題進行迴應。

作爲全球最大的CPU廠商,英特爾一直是的PC及服務器市場的主導者。

具體來看,儘管AMD等競爭對手對英特爾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英特爾目前仍然佔據着PC市場的較大份額。根據2023年第四季度Canalys的數據,英特爾PC處理器出貨量約5000萬顆,同比增長3%,市場份額高達78%;而同期AMD處理器出貨量約爲800萬顆,同比減少1%,對應份額爲13%。

而在服務器市場,根據公開機構的統計數據,英特爾在服務器CPU市場的份額大致在65%左右。

在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提供的數據中,2021年英特爾公司的CPU佔國內臺式機市場約77%,在筆記本市場佔約81%;2022年英特爾在中國的x86服務器市場份額約91%。可以說,英特爾仍佔據中國PC及服務器CPU市場最大的市場份額。

此外,根據財報顯示,2023財年英特爾總營收約爲542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的營收佔英特爾總營收的27%。

在業內看來,如果後續事件發酵,國內相關合作方或將被要求停止採購英特爾公司的產品,這將進一步影響英特爾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尤其是在當前該公司遭遇嚴重財務危機的背景下,影響力度將疊加。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於2016年3月25日在北京成立。它是由中央網信辦主管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該組織分爲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截至2024年9月,共有單位會員627家,個人會員326人,包括國內主要互聯網企業和網絡安全企業、權威科研機構及網絡安全領域的權威專家。

記者嘗試上述協會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前,也並未獲得進一步迴應。

但有半導體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針對英特爾相關審查或許正在啓動,此前該企業與中國關鍵客戶之間部分合作已經被叫停。

國產CPU企業影響幾何?

受消息面影響,17日早間,A股部分半導體股股價有所波動,國產CPU廠商海光信息盤中漲超5%,龍芯中科盤中漲超14%。

機構認爲,在一些對信息安全要求較高的行業,如政府部門、金融機構、電信等,可能會更傾向於選擇國內的CPU芯片產品,以降低安全風險,國內企業在相關市場的替代機會將增加。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2022年中國CPU國產化率爲30%-40%。

目前,雖然英特爾和AMD在CPU市場占主導地位,但國內逐漸形成六大企業主導的國產CPU陣營,分別是鯤鵬、飛騰、海光、兆芯、龍芯、申威,其中鯤鵬、飛騰走的是ARM指令集路線。海光、兆芯走的是X86指令集路線,龍芯早期是MIPS指令集,但現在是自研LoongArch指令集路線,而申威早期是Alpha指令集,但現在則是自研SW64 指令集路線。其中,走X86路線的海光、兆芯備受外界關注。

根據海光信息最新財報顯示,在CPU方面,該公司已經推出了3000系列、5000系列和7000系列,兼容x86指令集及主流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根據華安證券研報,CPU產品已經和國內頭部服務器廠商、頭部金融機構、國央企等達成合作。而在DCU方面,支持AI大模型訓練,已經適配了LLaMa、GPT、文心一言、ChatGLM、通義千問等主流大模型。

對於海光、兆芯等國產X86 CPU廠商來說,因爲屬於wintel聯盟體系,可使用wintel的生態,且windows的生態完善,沒有任何使用上的問題,所以在一些中低端的PC及服務器市場,可以實現對英特爾CPU的替代。而在高端市場,還有AMD的產品可以平替,並不會對國內對於高端x86 CPU有依賴的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轉造成太大影響。

而兆芯通過收購威盛(VIA)獲得了X86架構授權,這使得其可以基於該成熟的架構進行芯片設計。目前,兆芯是國內少數擁有CPU、GPU、芯片組三大核心研發能力的廠商。這意味着它能夠獨立地進行處理器、圖形處理器以及芯片組的設計和開發,實現了核心芯片技術的全流程覆蓋。

龍芯中科生態體系則基於LA指令系統,龍芯中科是國內唯一堅持基於自主指令系統構建獨立於Wintel體系(Windows+Intel)和AA體系(Android+Arm)的CPU企業,研製的芯片包括龍芯1號、龍芯2號、龍芯3號三大系列處理器芯片及橋片等配套芯片。

但也可以看到,兆芯與英特爾、AMD等國際巨頭相比,在技術實力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在單核性能方面,兆芯的部分產品還有待提高,而在高端市場和高性能計算領域的競爭力也相對較弱。從性能對比看,2023年,龍芯中科龍芯3A6000四核通用CPU流片成功,該芯片性能達到第10代四核酷睿的水平。而英特爾第10代酷睿U處理器是在2019年發佈,隨後其處理器還在持續迭代。

龍芯中科在2023年財報中承認,CPU具有極高的生態壁壘。Wintel體系起步較早,在桌面和服務器市場中占主導地位,國內CPU產品大多數是基於X86和ARM指令系統,而支持LA的CPU市場佔有率目前尚低。

CPU廠商要趕上英特爾的技術水平和市場地位,另有一些挑戰需要應對。

例如,龍芯中科和海光信息都是芯片設計企業,爲Fabless模式,製造環節委外生產。一名半導體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芯片設計後能否有以先進製程生產也是一個問題。國產CPU發展不僅涉及設計層面,還是一個全產業鏈層面能否支撐的問題。

此外,包括海光信息在內,國產處理器芯片廠商,例如龍芯中科、飛騰、兆芯等,其指令集來自國外公司的技術授權,也存在着無法使用授權技術的風險。根據海光信息招股書顯示,公司從AMD獲得高端處理器的技術授權及相關技術支持,在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後,AMD不再提供相關技術服務。未來,海光信息仍存在着無法繼續使用授權技術或對高端處理器技術掌握不足的風險。

除了海光和兆芯外,Arm CPU陣營的鯤鵬CPU也有望從中受益。公開信息顯示,在信創領域,目前鯤鵬CPU位列市場份額前二,有預測稱到2024年其將佔據信創服務器市場50%以上的份額。按照2022年的相關數據,其在信創服務器市場的佔比約爲12%。

一國產算力頭部企業對記者表示,在AI催化下,服務器算力市場的國產化進一步提升,“在2026年,國內AI算力國產化佔比將會達到50%,而這一數字在兩年前只有22%左右,今年將有望達到42%。”

不過,從應用場景看,與廣泛應用於數據中心、消費電子中的英特爾芯片對比,國產CPU仍具有一定侷限性。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的文章中,點名出現漏洞或其他問題的英特爾芯片不僅包括應用於數據中心服務器的至強處理器等,還包括英特爾第6代至第11代酷睿、賽揚、奔騰系列CPU,以及第13、14代酷睿i9系列CPU,這意味着,受漏洞影響的設備不僅包括數據中心服務器,還包括電腦這類消費電子。

而一些國產CPU廠商的產品目前主要面向政務、企業類客戶,並不主要面向普通消費者,這意味着這些國產CPU還較難很快替代市面上應用英特爾芯片的消費電子。

國產CPU廠商中,龍芯中科面向傳統電子政務市場等,公司計劃提升龍芯CPU在政策性市場的競爭力。海光信息的CPU則主要用於電信、金融、互聯網、教育、交通等重要行業或領域。海光信息CPU相關產品已應用到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金融和能源化工領域客戶,並在電信運營商的數據中心類業務應用。“對信息安全、供應鏈安全要求相對較高的領域,是國產CPU的優勢市場。”海光信息在2023年財報中表示。

上述半導體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與對信息安全要求高、有采用國產CPU芯片替代英特爾等CPU芯片的強烈需求的一些機構或企業客戶相比,消費級市場較爲市場化,在短時間內用國產CPU替代掉英特爾芯片存在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