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再次迴歸“冷戰對峙時代”?
參考消息網10月4日報道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9月29日發表報道,題爲《北極的冷戰早已回來》。報道編譯如下:
北約希望日益擴大其在北極地區的存在。如果有一天與俄羅斯發生戰爭,北極將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這個廣闊的地區,西方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俄羅斯是北極地區最強大的角色,並且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了這一點。2007年,克里姆林宮將一面俄羅斯國旗插入北極4000多米深處的海底,象徵性地強調俄羅斯對北極地下原材料的主權。
嚴寒的北極之所以成爲如此炙熱的軍事戰場,是因爲西方和俄羅斯在這裡離得特別近。冷戰期間,兩個敵對集團數十年來彼此不信任。雙方都部署了彈道導彈潛艇,在厚冰層下來回巡航以形成威懾。
冷戰結束後,北極突然變得不那麼重要,相互的軍事威脅消失了。俄羅斯削減了軍備。蘇聯解體後,維護許多軍事設施和機場的成本實在太高。只有在俄羅斯從動盪中恢復過來並鞏固了財政之後,莫斯科才逐漸再次擴大其在北極的存在。
從大約20年前起,俄羅斯海軍再次進行定期巡邏。超過50個蘇聯時代的北極軍事基地已重新啓用,其中包括13個空軍基地、10個雷達站和20個邊防哨所。俄羅斯還對其北方艦隊進行了現代化改造,配備了能夠發射遠程核武器的新型潛艇。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最近強調,俄羅斯已“作好充分準備”應對與北約在北極的衝突。
北極歐洲部分的例子表明了在發生戰爭時對北極進行軍事控制是多麼重要。北約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希望擴大其在北極的存在。這個西方防務聯盟在該地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俄羅斯在北極佔據軍事主導地位。德國科學和政治基金會專家米夏埃爾·保羅接受《世界報》採訪時說,西方“長期以來在安全政策方面忽視了北極”。
華盛頓最近已經與挪威、瑞典和芬蘭達成協議,允許美軍使用北歐國家的軍事設施。此外,美國、加拿大和芬蘭也希望合作建造新的破冰船。北約希望藉此向俄羅斯發出一個信號,即北約未來在北極將更加團結地行動並增強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