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劍潭站TOD案減2層樓改弧形 「不擋龍骨」都審變更設計過關

北捷劍潭站TOD大樓將是一棟地下3層、地上16層複合式大樓,總樓地板面積逾1.1萬坪,預計於2027年底完工。圖/臺北捷運公司提供

臺北捷運劍潭站的龍骨造型懸吊屋頂特殊,曾被國際評爲全球10大設計最酷地鐵站之一,臺北捷運在此推TOD案蓋18層高大樓,外界憂影響整體景觀。該案前年都審通過,北市都審會今審議第1次變更設計,申設單位降低樓層至16樓,建築立面調整成截角弧形,增加視覺通透性,多數委員肯定優化作爲,全案修正後通過。

「捷運劍潭站多目標使用新建工程」規畫在劍潭站東側平面停車場興建,去年10月簽約啓動,負責建築師闕河彬當時迴應外界疑慮,建築採流線型降低視覺壓迫感,並調降建築高度及向南退縮。

臺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今審議第1次變更設計。闕河彬表示,建築量體部分南移並增加單層面積,地上18層降至16層,建物高度從84公尺將至76.2公尺;建築立面設計調整,採截角弧形設計、流線化立面,增加周邊視覺可視性,強化對劍潭站的視覺引導性;整體綠覆率比原核準增加。

一名委員提及,上次會議委員一面倒反對、主席裁示通過,他認爲反對意見應該被重新檢視;若開發勢在必行且高度高,不如將該案視爲新地標,把特殊性做到位。有委員分享,國外許多公有建築頂樓是不錯的城市眺景空間,建議該案的景觀餐廳好好利用,可作爲介紹城市地景的好機會。

有委員肯定,建物轉角設計的斜度佳,不僅打開視野,也尊重劍潭站與周圍都市空間;其他人則認同降低樓層,減少附近環境衝擊是小小進步,還可以接受。至於建築立面採玻璃帷幕,不少委員擔心玻璃反射劍潭山等綠山,恐引發鳥擊等狀況,影響當地生態,甚至要求反射率至少在16%以下,儘量在降低環境衝擊有所貢獻。

都審會主席劉美秀裁示,同意該案量體調整。建築設計須留意玻璃反射率;景觀部分,改造劍潭路側的捷運廣場、樂舞廣場等處,增加綠化與人行空間,後續基河公園變更再與公園處商討;中山北路的車道出入口,可增加緩衝空間,減少路口交通衝擊;提供公衆使用的電梯等空間,要求捷運公司載明管理方式與開放時間。全案修正後通過。

北捷劍潭站TOD大樓將是一棟地下3層、地上16層複合式大樓,總樓地板面積逾1.1萬坪,地下1樓到地上2樓爲商場、3樓教保中心、4到15樓辦公大樓,16樓則是景觀餐廳,契約金額33.8億多元,預計於2027年底完工。

臺北捷運劍潭站的龍骨造型懸吊屋頂特殊,曾被國際評爲全球10大設計最酷地鐵站之一,臺北捷運在此推TOD案蓋大樓。圖/臺北捷運公司提供

「捷運劍潭站多目標使用新建工程」規畫在劍潭站東側平面停車場興建18層高大樓,北市都審會今審議首次變更設計,申設單位降低樓層至16樓,建築立面調整成截角弧形,增加視覺通透性。圖/臺北捷運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