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成立青年局卡關 議會下週續審
臺北市最快今年上半年成立青年局,臺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17日續審組織規程。(蔡佩珈攝)
臺北市最快今年上半年成立青年局,臺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17日續審組織規程,由於青年局員額多數從北市府現有局處移撥,不少議員質疑,青年局任務與既有業務無差別,也要求明列青年局各業務具體KPI及未來新增預算,北市法規會最終決議暫擱,下週三續審。
根據研考會資料,臺北市青年局員額50名,設有綜合規畫科、國際發展科及職涯支援科,部分員額及業務從北市府各局處移撥,成立初期費用初估爲2億6718萬元。
研考會規畫,北市青年局政策目標及衡量指標,包含青年就業、青年創業、青年公共參與及青年國際事務等4大面向,KPI則是參與職涯探索活動人數、合作實習場域家數、青年創業設立家數、臺北市青創貸款覈准件數、青年委員程案提案參採情形、補助參與國際活動人數及補助金額執行率。
但臺北市議員陳宥丞質疑,青年局成立後,到底能幫助多少位青年?爲臺北提升多少國際能見度?KPI設定過於籠統、廣泛,簡直敷衍了事,其次,根據研考會調查,北市青年最主要面對居住、心理壓力及就業創業問題,青年局卻只列創業、就業相關KPI,完全不足。
臺北市議員陳重文指出,青年局大部分預算都從北市府局處移撥,未新編預算很難支持,尤其綜合規畫科、國際發展科及職涯支援科新增數項業務,應說清楚未來欲編多少預算,市府要說服議員青年局不是拼裝車,而是可以開在高速公路上的賓利。
臺北市議員林延鳳也認爲,既然青年局多數員額從市府移撥,應能根據過去各局處辦理經驗,推估業務移撥到青年局KPI能成長多少。
臺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第一召集人秦慧珠則強調,地方新設局處預算都從既有單位移撥,待局成立後,才編列追加預算,研考會現在無法回答未來預算數目,由於秦也指出,青年局80%業務都是新增,無法根據市府過去經驗訂立KPI,引起林延鳳不滿秦慧珠屢次替市府說明,憤而離席後,再返回繼續審議。
研考會主委俞振華解釋,青年局長上任後將調配局內各項業務比重,如果市府現在就針對某項業務訂立明確KPI,反而對未來局長較不公平,且青年局三科別有新增部分業務,現無法具體說明未來的預算,但青年局籌備業務階段會參照其他單位費用,估算出預算增加規模,屆時可提供給議員參考。
經討論,臺北市議會法規會決議暫擱青年局組織規程訂定草案條文,下週續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