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國小母語課將有7種新語言 教育局鼓勵新住民學習
▲臺北市教育局世界母語日活動。(圖/翻攝光復國小官網,下同)
臺北市教育局在21日「世界母語日」當天,宣佈將在107課綱增加7種新住民語言,展現臺灣多元文化的特色,並讓孩子們都有學習自己母語的機會。7種新住民語包含越南、印尼、柬埔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與緬甸語,國小教育科科長劉姿君表示,會在今年8月先進行試辦,作爲未來全面實施的參考。
臺北市教育局統計,105學年度新移民子女就讀國小人數共有3024人,爲了越來越多元的語言文化、也爲了鼓勵孩子「莫忘本色」,將在3種母語學習課程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之外,新增「新住民語」,未來孩子就可以從「新住民語」再去選擇自己國家的語言。
劉姿君表示,本土語言課雖然是必選修,但也不限定孩子只能選一種語言,如果對其他語言有興趣,也「很鼓勵他們多多認識不同的國家語言」。對於師資的部分,劉姿君也提到,「除了在臺灣找尋語言專長的人才,也會開訓練課程給新住民的朋友」,鼓勵他們成爲教授自己母語的老師。
爲了展現決心,世界母語日當天在博愛國小故事屋,局長曾燦金也以閩南語講述12生肖的民間故事;曾燦金表示,臺北市教育局除了有本土語工作小組,民國86年也設置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架構原住民族語「遠距教學系統」共6族的語言、研發本土語言動畫教材、也推動原住民行動博物館到校服務,解決原住民族少數族語師資徵聘不易的問題。
劉姿君表示,106年試辦的學校還在討論,並沒有定案;未來推動會先從小一開始,逐漸擴大到小六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母語學習,達到真正「重視母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