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無棄保空間 國民黨別再蛇鼠兩端

臺北市商業處23日舉辦天母啤酒節活動,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右二)沿着攤位地毯式握手請託,攤商送上的啤酒、飲料也都來者不拒,爭取每位選民支持。(郭吉銓攝)切勿酒駕飲酒過多有害健康

臺北市長選戰進入三腳督,面對能有效集結綠軍選票的陳時中,國民黨顯然仍未放棄操作「棄黃保蔣」。只是,綠營在北市的政治板塊已能和藍營分庭抗禮;而黃珊珊與民進黨的暗通款曲,也讓其支持者不易轉藍。因此,現實中國民黨已無操作棄保的可行性,若繼續蛇鼠兩端,註定只會擴大黃珊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能量,落入綠軍設定的戰場。

蔣萬安參選以來,基本戰術是鎖定打擊陳時中,刻意迴避攻擊黃珊珊,一來是要淡化黃的角色,二則是要避免醜話說盡後,斷了收割黃珊珊支持者的空間。

只是,黃珊珊掌握北市府行政資源,又有柯文哲的政治庇廕,兩相加持,不可能會淪爲沒有聲音的第三方。尤其,黃珊珊之於民進黨,有其重要戰略價值,拉黃抑蔣,幾已成陳時中勝選方程式,國民黨不該再對弱化黃珊珊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或許,1994年黃大洲與趙少康的國、新分裂導致扁得利的歷史,讓國民黨認爲臺北選民應會記得「舍小我、顧大我」,假設今天北市政治版圖仍是藍大於綠,做這種假設還有合理性;但,事實顯然已非如此。

2016年總統大選,蔡英文在北市取得51.96%得票,比朱立倫、宋楚瑜兩者相加還高。或許當時是因換柱導致藍軍渙散,但到2020年,面對深藍精神領袖韓國瑜,蔡在北市得票更提高至53.65%,領先韓11.64%。

在總統選舉中,選民有很高成分是「選黨不選人」,不同於縣市長的「選人不選黨」。因此,從2次大選來看,北市還是藍大於綠嗎?就算是,差距也微乎其微。

因此,從大環境到競爭者條件,除非黃珊珊陣前退讓,否則棄保只會是假議題。接下來,蔣萬安面對黃珊珊,必須視之爲對手,而非潛在隊友;戰略可以藐視,但戰術必須重視,該狠的時候絕不手軟。反之,若讓棄保心態左右攻防節奏,選戰打得謹小慎微、瞻前顧後,最後「可割可棄」的人恐怕不是別人而是蔣萬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