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殿龍/李登輝的日本認同自甘墮落貽害無窮
李登輝說日本是自己的祖國和釣魚臺是日本的,臺灣沒有抗日紀念的問題等媚日言論的貽害越來越明顯。反對大陸和主張臺獨的人和日本當年有血緣關係的一些遺族,也開始在李登輝的召喚下明目張膽地站出來。這將讓臺灣的認同更加紊亂,中華民國在此言論下,則更是流亡政府,從大陸來臺的上百萬軍民被視爲臺灣接受最多的難民。
基本史實的敘述和將衆人的屈辱當自己的榮耀老炫耀是兩碼事。李登輝在日本媒體採訪中說,他20歲之前都是日本人。他的祖國是日本。他的哥哥爲日本而戰被能夠進入靖國神社而感到自豪。
的確,清朝時和日本簽訂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條約,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讓臺灣人當了50年的日本國民。儘管剛開始的十數年,自己的父輩對當日本人也許並不舒心。即便到後來,做日本人做得比較得意的也應該是學會了日語的管理層。絕大多數人即便不見得更壞,也不見得做了日本國民就能夠感到更好。人們應該正視和理解臺灣那段被迫做日本人的歷史。這像無法選擇誰是自己的父親一樣,那時絕大多數人也無法選擇自己的祖國。對於那時因通婚繁衍的日臺混血後裔,對一貫促進日本和臺灣民間友誼的人,其文化選擇應該給與長期的尊重。
但李登輝不同,他不是普通人。李登輝也不是在敘述那段歷史,而是在享受和炫耀那段做日本人的光景。他的那種做派和感受,就好比是幾個妙齡女子,被抓走賣到青樓接客。時間久了,自己習慣了那種接來送往、錦衣玉食的生活。不但自己不想改變,放棄了很多從良的機會,還罵那些對老鴇頗有怨言的同伴說,她們不知好歹、忘本。自己繼續墮落也就算了。還要逢人便講自己接客的快感和經驗,並將之寫成書,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樣。這樣做就很無恥了。
退一步講,即便李登輝因爲自己像無法選擇自己的父親一樣,選擇自己的祖國,不得不做一段時間的日本人。這不怪李登輝們,這是祖父輩(清朝)體弱多病,被強盜搶走祖產、兒子的過錯。被搶走的兒子,儘管也先是被逼着,後是心甘情願當了強盜幾年的兒子。那一段,做了強盜兒子的是什麼感受,可以應該予以尊重。但到了後來,在他人幫助下,自己被從搶到手裡,解救出來認祖歸宗。不管當初被解救時,自己是否願意,這樣都過了好多年了。但因爲看着強盜的爹長得帥、有本事,就找出一大堆理由說還是自己的童年過得有意思。
再退一步講,李登輝之流,實在不願意認祖歸宗倒也罷了。有骨氣,做個正港的日本人也都能夠理解。但卻爲了繼承親爹的衣鉢家產,連中華民國總統都選了的人,卻一定要念念不忘自己做日本人的好。這既對不起自己的強盜爸爸,也對不起讓自己祖產都被繼承的親爹。史實上,臺灣不屬於日本的時間更長。
從李登輝一會參加過共產黨,一會又參加國民黨,再到最後成爲臺聯的精神領袖看,他充其量是一個政治的變色龍。其對任何的認同和堅持的理念都是大跨越的,各種政治選擇之間甚少有內在的聯繫,更多都是投機的成分。他無論說得再天花亂墜,無法贏得人們的尊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爲李登輝的身份,他的媚日言論給了反對大陸的人、臺獨分子、和日本聯結更多的人的另外一個突破和載體。他們都依附李登輝的這些言論,從看似是歷史史實的角度,來否認臺灣和大陸的聯結,來偷換中華民國和臺灣的概念。「和馬英九沒有一樣的祖國和沒有同樣的歷史記憶」就成了這種言論的代表。臺灣很多人發文說自己的祖國和馬英九不一樣。他們的歷史記憶和馬英九國民黨是個平行線:他們的記憶裡,日本人即使在投降的時候,都表現得嚴謹高效;國民黨進入臺灣時,則衣衫襤褸猶如難民土匪。
李登輝的日本祖國論,反映在抗戰紀念上,也凸顯了臺灣等於中華民國的後遺症。
李登輝說:「七月四日,在臺灣新竹縣湖口鄉舉行了國防部主辦的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年紀念活動。那是由馬英九總統所推動的活動。話說原本一般的臺灣人對此幾乎毫無關心,我也是在別人告訴我之前,完全不知道有這樣的活動。我聽說日本對臺窗口單位,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的沼田幹夫代表婉拒出席該場活動,我想那是當然的吧。該活動是「抗戰」,但本來直至七十年前爲止,日本和臺灣原本就曾經「同爲一國」。因爲曾「同爲一國」,故不存在有臺灣與日本打仗(抗戰)這樣的事實。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了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地是以作爲一個「日本人」,爲了祖國而戰的。」
有這樣認同的錯亂,就是國民黨自毀長城,趨同綠營對中華民國的解釋「臺灣就是中華民國」的結果。因爲如果臺灣就是中華民國的全部的話,按照李登輝當年是爲日本祖國而戰的說法,就合理了。而且臺灣沒有任何資格舉辦抗戰紀念的活動(但中華民國有)。而且中華民國的建國也不是100多年,而是要從到臺灣或者從開始大選算起等。
國民黨要想奪回中華民國詮釋的主動權,必須堅持中華民國憲法的完整行,不能趨同綠營的,臺灣就等於中華民國說法。連戰到大陸參與抗戰勝利紀念閱兵,有人想將之和李登輝媚日言論綁在一起處理。恰恰相反,正是連戰頂住壓力參與大陸閱兵,不但沒有有失身份和尊嚴的發言,還凸顯了國民黨在抗戰中不可磨滅貢獻,也從側面揭示了,臺灣對抗戰紀念的不足。
更要有的是,連戰參加閱兵,無意中促使藍綠形成了對中華民國抗戰歷史的重視,第一次讓綠營能夠這麼尊重中華民國,連多年不參與國慶大典的蔡英文都聲言要參加今年的「雙十慶典」了;也儘管蔡英文陣營尊重李登輝的認同,聲稱不要以此操弄族羣,但對連戰的嘲諷卻絕不手軟。還好,希望能夠借連戰大陸閱兵,讓臺灣對中華民國和抗戰的慶典能夠有一個藍綠真正的共識。這是對李登輝認同的最有力的批駁。
●作者畢殿龍,河南,資深評論員,臺海評論家,以寫國際時事和臺灣評論爲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