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二線城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收費超過北京上海 學前教育普惠保障待強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北京報道教育部5月16日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進展成效和典型經驗。

2023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1.1%,極大緩解了“入園難”問題,實現了學前教育基本普及。

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達到23.6萬所,佔幼兒園總數的86.2%。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90.8%,絕大多數幼兒都能在收費合理的普惠性幼兒園就讀。

然而,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經費保障仍存在明顯短板。

“底子薄,欠賬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舊突出。”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說。

各地普惠性民辦園經費補助差距較大,一些二線城市上幼兒園的費用甚至高於北京等一線城市。特別是新生人口急劇減少,但普惠性幼兒園補助以生均補助爲主,普惠性民辦園面臨生存危機。

普惠性幼兒園補助差異較大

在北京,上一所優質示範普惠性民辦園每月的保教費是750元,上海是800元。但在鄭州,費用則是1500元。

“我園實行普惠後,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降到了750元/月/生,不高於一級一類公辦幼兒園政府指導價。”北京市海淀區世紀陽光幼兒園園長董燕說。

今年4月,上海市楊浦區政府官網發佈2024年楊浦區民辦幼兒園入園相關信息顯示,普惠性民園地段生保教費收費標準爲800元/月。

幾年前,北京、上海民辦園的收費還動輒三四千元,“入園貴”反響強烈。

2018年9月,北京出臺普惠性幼兒園認定扶持政策。“市級生均補貼爲每生每年12000元,海淀區區級生均補貼每生每年6000元,兩項補貼合計達到18000元/生/年。”

這讓普惠性民辦園的收費陡然下降。

正值招生季,鄭州一家優質普惠性民辦園的招生簡章上寫道,保教費每月1500元,伙食費爲25元/天。而在轉爲普惠性幼兒園之前,其收費爲每月2600元(含保教費和伙食費)。

以每月在園22天計算,這家幼兒園目前每月收費約2050元,只比轉型前下降550元。

而在同區域,一家公辦幼兒園每月的保教費爲820元,收費高於北京公辦幼兒園,但卻比鄭州普惠性民辦園低45%。

同樣是二三線城市,江蘇常州一家優質普惠性民辦園近日發佈的招生簡章顯示,保教費每月1800元,伙食費12元/天(一餐兩點)。

造成北京普惠性幼兒園、鄭州公辦幼兒園、鄭州普惠性民辦園收費出現明顯差異的重要原因,是兩地財政補助的差距。

北京市級生均補助爲每生每年12000元,河南市級公辦幼兒園年生均財政撥款基準定額爲5000元,普惠性民辦園每生每年獎補不低於200元。

也就是說,北京和河南兩地普惠性民辦園的生均補助最多相差60倍。

並非只有河南的補助標準較低。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龐麗娟等人今年3月發表的文章顯示,我國普惠性民辦園省級補助標準整體偏低。

該研究梳理了截至2022年7月一共22個省份的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政策,結果發現,年均補助高於1000元的只有北京、天津、海南、陝西(學前一年)4個省份;年均補助在500—1000元的有甘肅、山東、山西、浙江、遼寧、湖南、四川、重慶、廣東9個省份;低於500元的有福建、江蘇、河北、安徽、江西、河南、內蒙古、寧夏、廣西9個省份。

可見,部分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如江蘇未超過500元,河南、江西、內蒙古、寧夏等部分中西部省份甚至不超過200元,意味着每個月不足20元。

不僅地區之間普惠性民辦園補助差距很大,有的普惠性民辦園拿到的補助也低於同省份公辦幼兒園生均撥款標準。

該研究發現,河南、內蒙古、江西、安徽等6省份,對普惠性民辦園生均補助的標準明顯低於對公辦園的生均撥款標準。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瞭解到,多地普惠性民辦園的補助存在拖欠現象。

“預計到‘十四五’末期,我國學前教育普惠率會有較大提升,但最終結果取決於地方政府在分配教育財政經費時,是否給予學前教育與其需求相匹配的經費配置。”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民營幼兒園生存空間逼仄與財政補助短板也有重要關係。2023年我國民辦幼兒園14.95萬所,比2022年減少6.9%。

“一個良性的學前教育生態必須包含公辦園和民辦園,民辦園服務更加多樣,機制更加靈活,可以爲家長提供更多選擇。”儲朝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今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籃球總會會長施維雄提交提案,建議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保障機制,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繼續投資,爲社會大衆提供高品質的普惠性幼兒教育服務。

商請中央財政繼續支持學前教育

普惠性民辦園生存難,又遭遇了嚴峻的外部形勢,即新生兒減少。

2023年,全國幼兒園在園人數4092.98萬人,比上一年大幅減少534.57萬人。

在園人數減少,如果不提高財政補助標準,意味着普惠性民辦園得到的補助將減少,因爲各地財政補助主要以生均補助爲主。

龐麗娟等人的研究發現,22個省份均明確提出主要按照普惠性民辦園提供的學位數、基本辦園規範等對其提供生均補助。

對此,一些地方已經在豐富補助形式、加大補助力度方面進行了探索。

比如,北京、四川、重慶等省份發放租金補助;北京、河南分別按照新增學位數和新增班級數對其進行擴學位補助;北京設置一次性補助的方式對轉爲普惠性民辦園的給予相應的財政補助。

龐麗娟等人的研究指出,我國省級政府形成了以生均補助爲主,輔之以租金補助、擴學位補助、一次性補助和質量獎勵等的普惠性民辦園財政補助方式。

但總體上,我國學前教育財政經費保障仍存在短板。

儲朝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他參與制定相關規劃綱要時曾做過測算,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應占整個財政性教育經費的9%。

但5月16日新聞通氣會上介紹,2022年全國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達到2982.2億元,佔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達到6.2%。

“目前地方財政壓力凸顯,給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經費保障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儲朝暉說。

這需要改革完善學前教育經費結構。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實行“省市統籌,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除少數公辦園外,多數普惠性民辦園按照隸屬關係是以縣級財政爲主承擔保障責任。

一些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效較好的地方,都加大了中央和省級經費保障力度。

貴州省教育廳副廳長周進在通氣會上說,2012年以來,共投入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148.1億元,其中中央資金102.7億元,省級45.4億元。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楊振峰在通氣會上說,上海注重統籌資源保障學前教育發展,變調整存量投入爲爭取各方增量投入高質量建設。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在通氣會上說,下一步,將商請中央財政繼續支持學前教育發展,督促各地依照國家標準落實並逐步提高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