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負擔新制 醫界盼9月上路 民團反對

醫界人士認爲,健保部分負擔改革應在疫情趨緩後,約8、9月上路;民團則認爲,新制至今仍缺乏對弱勢的配套,最好不要上路。(本報資料照片)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方案原訂今年5月中上路,但碰上疫情爆發、醫療量能緊縮,決定延後實施,至今未有實施時間表。衛福部長陳時中近期將接受徵召參選臺北市長,已無暇顧及,部分負擔未如期上路,年底安全準備金恐面臨不足。醫界人士認爲,部分負擔改革已討論逾2年,即便換了部長,仍應在疫情趨緩後,約8、9月上路;民團則認爲,新制至今仍缺乏對弱勢的配套,最好不要上路,對安全準備金的影響應由其他方式補足。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常務理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部分負擔是爲了促進健保永續,落實使用者付費,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精神,相關討論已逾2年。雖然使用者付費能達到的財務效果只有約100億,和8000億的總額相比,規模很有限,但爲體現使用者付費精神,還是應照原計劃走,即便換了部長也應實施。

洪子仁認爲,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到了9月,距離本土疫情爆發也過了約5個月,屆時即便有BA.4、BA.5,也只是疫情的「小反彈」,新制應可在9月上路。若陳時中部長近期就要被徵召,有新任務,醫界也給予祝福,但盼望新部長能延續改革制度,促進健保永續發展。

不過,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則希望部分負擔新制不要上路,並認爲此事與部長是否要換人無關,不是現任部長推完就能拍拍屁股走人,或是新任部長沒包袱就能推動的事,應探討的是部分負擔調漲是否具合理性和正當性,畢竟這關乎民衆的荷包與健康維護。

先前劉淑瓊與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共同提案,要求健保署提出弱勢的配套與監測指標,健保署6月提出了粗略、不知民間疾苦的草案,要求弱勢族羣準備一堆文件,還得審查3個月,又表示監測指標要晚點再提。在配套措施還不足之下,加上萬物齊漲,部分負擔調漲根本就不該上路。

至於年底安全準備的缺口該如何因應?劉淑瓊表示,部分負擔只是增加財源的方式之一,今年已經過了半年,政府應先精算年底的安全準備水位,瞭解落差存不存在,再窮盡一切可能補足,例如去年超收的稅收,也能作爲安全準備金的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