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中 陸學者:美試圖確認雙方高層交往「時間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美聯社)

美國務卿布林肯首次訪中,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表示,布林肯此訪想與中方確認接下來雙方高層交往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目前他們正密切關注中方領導人是否會出席1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峰會。他分析,未來一段時間,中美在經貿、氣候領域的對話或將陸續恢復。

澎湃新聞今日刊出吳心伯專訪內容。他首先指出,實際上,這次布林肯訪華回到了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印尼峇里島會晤期間達成的「推進兩國高層交往」的共識。但因爲中美(高層之間)此前已經有了一些接觸,此訪也談不上是「破冰」,只能說是中美願意結束前段時間的僵冷狀態,試看能否處理兩國關係中的一些突出問題,以及推動兩國在部分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

被問及布林肯此訪帶有哪些任務或議題,吳心伯認爲,布林肯可能談及是否要恢復兩軍交往,重啓和中方的一些對話機制,以及如何改善雙邊人文交流的問題。同時,美方也會關切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營商環境問題,還有被中方拘押的美方人員等。此外,他也會談到芬太尼問題,也可能指責中國在南海、臺海「改變現狀」。

就中美之間有哪些溝通管道在未來一段時間有望恢復,吳心伯指出,一方面是雙方經貿團隊的互動,還有氣候問題等領域的對話、互動或將陸續恢復。甚至包括美國交通部長訪中,商量中美之間航班的事情。兩軍之間也有望恢復1至2個工作層面的溝通對話機制。

吳心伯指出,與川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最大的特點,就是比較強調遵循決策程序,這也是美方堅持要布林肯率先訪中的原因。後續具體議題還是要相關的對口部門來談。此訪相當於和中方確認接下來雙方高層交往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吳心伯補充說,由於2月布林肯推遲訪華,所以接下來(雙方互動)的時間比較緊張,而實際上,美方現在着眼的還是11月舉行的APEC峰會。特別是如果中國領導人要參加峰會的話,需提前很長時間做準備。同時,明年是美國的大選年,整體對中氣氛更加趨緊,「到那時要想改善中美關係、加強互動,政治上也面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