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說布林肯將訪華4天,中方卻表示僅3天,有何原因?

上週美媒就開始炒作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4月23日起,展開爲期4天的訪華行程,當時中方並未證實此事,只是表示“歡迎布林肯訪華”,臨近美媒所說的訪華時間,中國外交部終於宣佈,應中國外長王毅邀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4月24日至26日訪華。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消息中,布林肯的訪華時間比美媒的報道晚了一天,且訪華天數也變成了3天,這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布林肯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中美兩邊發佈的消息都是正確的,畢竟隔着太平洋有時差原因,雙方各自按當地時間發佈相關消息,自然會出現差異,不過美國在這其中耍了心眼子,即把布林肯在專機上的時間也算在了訪華過程中,所以就把訪華時間說成了4天。

美國這樣做無非就是想把布林肯訪華的時間拉長,讓美國人看起來拜登政府正在認真忙於工作,尤其是在對華外交上既費了心思又花了時間,爲11月到來的大選拉票,讓美國人充分相信拜登政府真的很忙。

耶倫

美國類似的做法還發生在不久前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訪華時,當時中方在新聞稿中說耶倫將進行爲期6天的訪華行程,美國方面則將耶倫在飛機上的時間也算到了訪華時間中,向外界公佈訪華時間爲7天。

其實拜登政府越是裝作“很忙”,就越說明其很清楚在對華外交上取得成果非常不容易,那就只能從時間角度給美國人展示正在努力工作,至於有沒有功勞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拜登政府希望美國人看到自己的苦勞,而非什麼都沒有做。

中方駁斥“產能過剩”指責

事實上觀察耶倫訪華前,在媒體鏡頭前拋出的那些指責中國“產能過剩”的無理言論就能知道,此行能取得成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爲中方絕不可能接受無理指責,更不可能順從美國的意思“去產能化”,所以拜登政府纔要裝模作樣假裝很忙。

布林肯此次訪華亦是如此,與中方取得共識的預期也不高,因爲光從布林肯出發前的一些言論來看,中方就很難接受這樣的指責,根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的說法,布林肯此次訪華將討論一系列雙邊議題,包括對中國支援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的關切。

中美外長會面

布林肯人還沒到,美國國務院就拋出“中國支援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一口大鍋,這哪是談判的態度,分明是一副興師問罪的架勢,如此一副趾高氣揚的態度,雙方的對話還沒開始,氛圍就先被打破了一半。

如果一定要說支援俄羅斯的問題,這一盆髒水也潑不到中國身上,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中方就不止一次強調中國的立場始終是中立,態度是勸和促談,這也就意味着中國不會偏袒任何一方,更不會向衝突某一方提供軍事援助加劇局勢緊張。

中俄友好

至於中俄正常發展關係,加強經貿合作的部分,美國也沒有資格提出指責,一方面中國是獨立自主的國家,與誰發展關係、做生意,美國都管不着,另一方面中方中立立場清晰,即便是烏克蘭要與中國做生意,中方也一樣歡迎,不會礙於中俄關系好,俄烏關係不好就排斥烏克蘭。

反倒是美國一直在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成爲了衝突延宕至今的最大罪魁禍首,同時美國還基於“不支持烏克蘭就是支持‘侵略’”的宣傳,滿世界脅迫其他國家選邊站,造成了如今大國對抗加劇的惡劣影響,布林肯不以此爲恥,反要訪華對中方進行說教,簡直無恥到了極點。

美國挑動俄烏衝突

當然布林肯訪華,議題絕不限於所謂“中國支援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肯定還包括中美關係、臺海問題、南海局勢、中東局勢等等,如果布林肯在這些問題上,依然是一副打算向中國說教的態度,那麼可以確定其此次訪華又將空手而歸。

總得來說中美之間不缺乏交流的機會,但缺的是有效溝通,而長期出現無效溝通的原因,就是美國總想以“世界霸主”的姿態,對中國在內的國家發號施令,哪怕明知道這樣做不會有任何好處,也不願意放下架子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這就決定了拜登政府在外交上始終要“一事無成”。

拜登

反之如果美國能想清楚平等對話纔是溝通的核心要義,那麼世界上很多問題解決起來都會變得相對容易,但可惜骨子裡的“帝國主義”不允許美國這樣做,那還是讓這份“驕傲”隨着美國霸權共同埋入歷史墳墓當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