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沃爾沃成就了吉利,而是吉利成就了沃爾沃

10多年前,沃爾沃被吉利控股以十餘億美金的價格,收到了麾下,自此開啓了瑞典人與中國人協同工作的新方式。

有人在當年說,這是蛇吞象,但今天來看沃爾沃與吉利的關係,我們又該如何看?

近日,沃爾沃表示將會在斯德哥爾摩上市,通過發售新股的方式籌集約184億人民幣資金,這約29億美元將會作爲沃爾沃上市啓動資金,來在資本市場充分運作。

沃爾沃預計能達到多少市值?

2018年,資本市場對沃爾沃做出了估值,得出了120-180億美元的估值,但對於這個估值吉利控股並不滿意,因爲此前沃爾沃給出的估值,是超160億。

吉利的收購價,是18億,期間耗費了大量的資本去運作沃爾沃,投入了大量的資本來幫助其研發全新的架構,豐富體系,健全產品線。

據悉,吉利控股在沃爾沃身上耗費的研發費用是110億美金。

這是一個合理的研發費用,大衆從10多年前開始研發MQB平臺,到今天的完全體也耗費了200萬歐元,超過千億人民幣的投入註定了一個完整的造車平臺需要大量的資本推動。

如今來看,吉利在沃爾沃身上耗費的大量資金,換來的市值回報似乎有點少。

但這種跨國的大型汽車集團相互收購與被收購,考量的從來都不是看得見的利益,而是吉利控股在沃爾沃的協同工作環節中,取得的巨大收益與品牌價值提升度,這是無法用價值來衡量的。

吉利控股本身就是上市公司,其在港股市場擁有超2200億的市值,這樣的市值已經是整車企業的龍頭。

這十年,吉利推動了沃爾沃的繼續發展,同時也在汲取沃爾沃的造車理念以及經驗,這是深一層次獲得的最大價值轉變,譬如說更有品質的造車理念,安全、設計、操控以及動力架構、平臺上的靈活運用,這大大縮短了吉利成功的時間。

對於沃爾沃來說,吉利的推動讓沃爾沃加速完成了上市的資本運作計劃。

吉利之前,沃爾沃在福特手中運轉的並不好,這個出了名的北歐貴婦在福特手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2010年,沃爾沃全球銷量只有37萬臺,2020年,沃爾沃全球市場銷量超66萬臺,以幾乎翻倍的成績立足於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在中國市場銷量只有3萬臺,去年的銷量已經突破16萬臺。

與其說沃爾沃助力了吉利控股在全球上快速成長,倒不如說在吉利手中,沃爾沃獲得了最大的成長空間,一方面過去10年中國是全球汽車需求量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人主導的運營思想幫助沃爾沃快速成長。

如今我們看到的沃爾沃,已經成爲中國人心中嚴謹的汽車品牌,律師、教師、醫生是沃爾沃核心羣體代言人。

另一方面,沃爾沃也用最快的速度從虧損的局面中走出,獨立上市意味着這家企業內部架構已經開始走向盈利,開始接受公衆的考驗,上市之後讓這家企業從一個常年奔波的品牌,成爲一個獨立運營的真正一線。

有人說,是沃爾沃成就了吉利,但我對此不敢苟同。

長城不需要任何企業的幫助依然站在了一線,比亞迪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了一線企業,吉利如果沒有沃爾沃,依然也是一個龍頭巨獸,不同的是,沃爾沃讓吉利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運營,對於吉利來說,運營了這麼久的沃爾沃無論是市值還是技術回報,似乎都是不對等的。

反而,在吉利控股的手中,沃爾沃成爲了受益最大,改變最多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