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遙遙領先”,但餘承東的野心藏不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植文 上海報道

在2024中國藍皮書論壇上,餘承東依然沒有提標誌性的“遙遙領先”,而是用“那四個字”替代。

“在產品質量、產品可靠性、產品耐久性上,我們一定做到了那四個字,那個領先的地位。”餘承東說。

撕下高調標籤,在近40分鐘的演講中,餘承東全程“一反常態”,他說自己管理華爲終端十幾年,一直做客服,是個“內心謙卑”的人。

他還幾度“低調自嘲”:在談及“鴻蒙智行”爲何不推出20萬元以下汽車時,餘承東給出的理由是——不是不想賣,而是“成本能力不足”;在談及鴻蒙智行的合作邊界時,他說,“沒有資源,僅能承擔四家”。

無論是十幾年前華爲手機在寂寂無名時吹牛要拿全球第一,還是在一場發佈會上14次提到“遙遙領先”,餘承東身上有着華爲人“一邊吹牛,一邊戰鬥”的特質。因爲愛吹牛,他也因此被貼上“餘大嘴”的標籤,360董事長周鴻禕調侃他,“能爲公司省下十幾億元市場營銷費”,理想汽車CEO李想稱他是“吵不過”的人。

但如今,餘承東已經很久沒有說“遙遙領先”了。

在4月11日的2024年華爲春季鴻蒙生態溝通會上,餘承東用了“行業第一、領先第二名非常多”“天花板”等描述語。在5月末的問界新M7 Ultra發佈會上,餘承東介紹了改款車型的優勢,但全程未提“遙遙領先”。

與外界留下的“大嘴形象”不同,餘承東爲自己的定位是理工男、不太會說話、不喜歡顯擺。“自己的性格是不太善於言辭的,但幹這個行業,必須得去露面。”近日,餘承東在一次直播中解釋了這種反差。

但即便不提“遙遙領先”,餘承東對汽車業務的野心也藏不住。

與BBA搶市場

小鵬佈局15萬級的MONA,蔚來推出20萬級的樂道,在價格戰壓力下,爲了走量,一些車企選擇“自降身段”。

但華爲不願意這樣做。

在本次藍皮書論壇上,餘承東表示,鴻蒙智行暫時不考慮推出20萬元以下的汽車。“不是我們不想捲成本、卷價格,只是沒這個能力,所以只能去卷價值”,餘承東說。

規模和利潤的平衡術,是擺在所有車企面前的一對矛盾體。要想兩者兼具,餘承東認爲,優秀的企業通過對供應鏈和每個部件海量的製造,可以做到低成本,但華爲目前還“不具備這種低成本能力”。

餘承東暗指的車企是比亞迪。比亞迪的車型聚集於20萬元以下市場,甚至價格越來越低。今年5月末,比亞迪的兩款車——秦L和海豹06,以9萬元的價格進入市場。

流血降價讓一些車企被迫負毛利,但在比亞迪身上,低價和賺錢並不相悖。2024年一季度,比亞迪銷量與利潤“雙收”,銷量爲62.63萬輛,淨利潤爲45.69億元。今年5月,比亞迪新能源交付量達到33.18萬輛,遠超鴻蒙智行今年累計銷量。

“別人一個月都幾十萬臺,(鴻蒙智行)銷量其實很少,是自我安慰”,餘承東調侃道。據餘承東透露,截至6月9日,鴻蒙智行今年的累計銷量爲 15.91 萬輛。其中,今年5月,其全系新車交付量爲3.06萬輛。

但餘承東說,“不用妄自菲薄”。他爲鴻蒙智行找到的平衡點是30萬元。

只要是低於30萬元,無論是問界、智界還是任何一款車,“我們是賣一臺虧一臺”。“但能掙錢的都是30萬以上的”,餘承東強調。

他透露,鴻蒙智行車型的均價差不多在40萬元,且高端產品佔比總銷量在 80% 以上。“大家更願意選擇高配版本,因此華爲和合作車企還是能夠盈利的。”

“這 15 萬輛主要搶的是 BBA 的傳統豪華車市場”,餘承東總結。

在這個市場,鴻蒙智行還有很大的想象力。餘承東給出一組數據:在中國,超過 30 萬元以上的乘用車市場,一年有三四百萬的量,這些主要是 BBA 市場。

與BBA相比,智能化是華爲最大的優勢。

以問界新M7 Ultra爲例,該車起售價爲28.98萬元,與寶馬iX3市場流通價相當。

但寶馬iX3沒有激光雷達,問界新M7 Ultra採用了問界M9同款192線激光雷達。“這是業界量產線束最高的車規級激光雷達,感知範圍達到250米”,餘承東介紹。

雖然不提“遙遙領先”,但餘承東絲毫不掩飾對華爲智駕的野心。在問界新M7 Ultra發佈會上,餘承東表示,華爲團隊去美國舊金山、加拿大多倫多等地進行了測試,從結果來看,等特斯拉FSD入華後,華爲有信心“幹翻對手”。

在餘承東看來,除了智駕外,華爲做高端的另一個優勢是華爲終端BG To C有強大能力,包括“用戶體驗的把握、產品設計的把控、產品質量的管理”。

他強調,華爲不會爲了降低成本犧牲產品質量。“要是成本做不到很低,我們也不能盲目降低成本,還是要保證產品的質量、體驗、長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產品質量離不開測試的檢驗。在此次演講中,餘承東暗示此前問界 M7 在懂車帝冬測中遭遇的不公平待遇。

他表示,華爲支持搭建汽車極端測試國家標準體系,也支持中汽中心向下級測試,“我們願意參加專業測試,比出真實力,並不是說給贊助費就給你評第一,不給錢我就讓你墊底。”

衝刺5萬月銷量

餘承東的野心不止是守住利潤、和BBA搶市場,在激烈的競爭過程中,鴻蒙智行的銷量也要大、速度還要快。

在此次論壇中,餘承東立了一個小目標:從今年6月開始,華爲鴻蒙智行的銷量會從每月4萬臺提升至5萬臺的水平。

瞄準BBA的車企還有理想,今年以來,問界與理想多次交鋒。

問界首次超過理想是在今年1月,彼時,問界與理想的交付量分別是3.3萬輛和3.1萬輛。按照理想的二季度交付量預計,今年6月,其銷量大約爲4.4-4.9萬輛。

5萬臺的目標,暗示了餘承東想再一次登上“新勢力銷冠”的野心。

鴻蒙智行的銷量目標由四大品牌構成,在此次論壇活動上,餘承東介紹了各自的進展:

餘承東表示,現在有很多車廠願意跟華爲合作,但是現在自己手裡已經沒有資源了,重點做這四個樣板點。

“四界”覆蓋主流車型,產品定義差異化明顯,但餘承東的壓力並不小。

“華爲智選車盈利,最大的助力來自於問界,尤其是問界M7。”餘承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但問界M7的銷量表現並不穩定。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4月,問界M7交付量分別爲2.9萬輛、2.1萬輛、1.8萬輛和0.9萬輛,銷量一路下滑。爲了穩住銷量,餘承東決定推出問界M7新款車型——問界新M7 Ultra,28.98萬元—32.98萬元,5月31日上市。

同爲增程SUV,理想L6(24.98-27.98萬元)是問界新車繞不過的對手,今年5月,理想L6賣了1.29萬輛,佔據理想銷量的36%,是理想新的“銷量擔當”。

定位純電轎車的智界S7,應戰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也不輕鬆。4月-5月,智界S7分別交付4546輛、3455輛。今年5月,小米SU7和Model 3 的交付量分別是8630輛和1.5萬輛。

在藍皮書論壇上,餘承東說,他從來不反對團隊成員吹牛,但吹可以,吹了以後必須做到。“業界很多習慣都是提前宣傳,但宣傳以後根本實現不了,然後再描繪下一個夢想,下一個夢想還是沒有實現,再繼續描繪下一個夢想,從來沒有實現過”。

他說,華爲提出了目標就一定要實現,還將遙遙領先換成“三個領先”:團隊要在保持行業領先的道路上奮勇前進,“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更加領先”。

餘承東的話術變了,但野心沒變,只是在逼仄的市場競賽中,餘承東打怪的難度顯然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