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韜光養晦 華爾街日報:中國開始挑戰美國扮演世界大國角色
中國已經不只是經濟大國,而是已經拋棄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政策,開始扮演全球大國的角色。(圖/路透)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公開介入俄烏戰爭以來,外媒認爲中國已經不只是經濟大國,而是已經拋棄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政策,開始扮演一個全球大國的角色。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長期以來,中國不願意介入遠離本國領土的衝突,但隨着習近平開始第3任國家元首任期,北京明確地對外展示出一種新的自信,要吸引志同道合的國家,並要求在全球事務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中國明確對世界發出信號,認爲自身已具備軍事和經濟實力,可以開始塑造一個更符合其利益的世界。
在本月早些時候,北京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斡旋,使世界感到驚訝,這是介入中東動盪局勢的大膽嘗試。現在習近平想介入並結束俄烏戰爭,除了與普丁進行會談,外傳他還計劃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首次視訊對話。不過外界並不認爲習近平此舉能爲結束俄烏戰爭帶來任何的突破,因爲中國的姿態明顯偏向俄羅斯,削弱了作爲中立仲裁者的可信度。
但是,報導認爲,中國願意以如此強硬的方式介入這些衝突,標誌着北京對自己和自己在世界上的作用的看法進入了新階段,它發出了一個信息:即中國及其朋友不再有義務遵守美國領導的全球秩序。
衆所周知,中國長期以來奉行韜光養晦政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隨着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利益橫跨全球,在拉丁美洲、非洲和東南亞開展與「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基礎設施項目,使得這一政策開始轉變。
報導指出,除了對俄烏衝突和沙烏地與伊朗衝突進行干預外,習近平在過去幾周還推動了全球發展、安全、文明等3項倡議,用泛泛而談的內容尋求將中國定位爲一個對美國霸權保持警惕的國家。倡議中強調:「中國既不會走殖民化和掠奪的老路,也不會走尋求霸權的歪路」。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保羅.海勒說,疫情之後有人試圖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中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要在中國和美國的角色之間形成對比。他們真誠地相信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成爲一個大國,並在世界範圍內發揮其影響力。他們認爲美國過於注重安全,過於頻繁地使用其軍隊。
報導認爲,習近平在全球舞臺上取得外交勝利,有助於證明華盛頓孤立或挑戰中國的努力是行不通的。但是這樣的努力是否會讓北京在全球舞臺上開闢一個類似於華盛頓的角色,還有待觀察。因爲它可能與美國一樣,過多涉入國際事務後會陷入安全問題和抱怨中,像美國一樣成爲一個帝國主義大國。
斯坦福大學的馬斯特羅博士說,即便如此,北京可能不需要通過實現世界和平來促進其利益,只需要在一個由華盛頓和美國軍事力量主導的世界中,把自己定位爲一個仁慈的大國。他們能夠在沙烏地與伊朗問題上做到這一點,讓美國極爲尷尬。中國試圖向世界表明,他們不是一個威脅,美國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