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詩萍》疫情中讀《錢復回憶錄》筆記之八:雙橡園爭奪啓示錄

蔡詩萍》疫情中,讀《錢復回憶錄》筆記之八:雙橡園爭奪啓示錄。(圖/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美中臺三角關係,自中美斷交(指中華民國),美中建交(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後,從此,就是一串連環戲碼,高低起伏。

從錢復回顧的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激盪,到斷交的轉折,再到我們如今所站立的21世紀第三個十年伊始,半個世紀了,美國從建交前後,對中共的百般示好,到如今中美關係陷入新冷戰,相信錢復這位外交老兵,心頭一定十分感嘆!

但歷史不就這樣嗎?一直在辯證式的反覆中前進,有時當事人紛紛退出舞臺了,然而「舞臺」仍在那,見證着古往今來,世事分合的無奈。

我說的舞臺,是「雙橡園」。雙橡園是從1937年起,便承租給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王正廷當大使館,承租期間,後繼兩位大使均赫赫有名,之一是胡適,之二是魏道明。

1947年國府買下雙橡園,中共建政後,由於反美挺蘇,美國基於冷戰格局,挺退敗臺灣的國民黨政府,雙橡園的產權問題,遂未成爲兩個政權交遞的爭議,直到,美國決定與中共政權建交!

當尼克森政府轉向「聯中制俄」之際,兩蔣父子確實感受到這是難以逆轉的趨勢,但能做的除了戰術上的拖延掣肘外,基本上,是以拖待變,祈禱奇蹟,可是,至少有一點是相當成功的戰術,積極拓展與美國國會的關係。

從《錢復回憶錄》,或李大維的《臺灣關係法的立法過程》,均可看出,卡特在宣佈斷交後,美國參衆兩院友臺的國會議員,勢力雖無法翻轉美中建交的傾斜,但,卻足夠牽制卡特政府,使之必須讓步於對臺灣安全,臺灣利益的維護。

「雙橡園」能保住,跟這個戰術,大有關連,因爲《臺灣關係法》確保了,1979年以前中華民國所擁有的任何財產,而且,一直宣稱要把中華民國大使館不動產轉移中共政權的美國政府,最好也在立法的過程中,放棄立場。

但《臺灣關係法》畢竟是斷交後,美國國會的補救措施,在美臺斷交生效的同時,也是中美建交的生效的開始,那段空窗期,如何確保「雙橡園」不落入中共手裡?

這是大挑戰,我們如今從時間的序列來回推,不能不感覺那真是間不容髮的緊迫:1978年12月15日卡特宣佈隔年,1979年1月1日與中共政權建交,同時與中華民國斷交,1978年12月23日,臺灣把「雙橡園」以象徵性的二十美元,售予友臺的參議院高華德的「自由中國之友協會」。

之所以這麼緊迫,因過去有前例,邦交國在承認中共政權後,基於「一箇中國」前提,把中華民國的駐外使館產權轉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

「雙橡園」採取這麼緊迫盯手段處理產權,是不希望重蹈覆轍,尤其,美國對臺灣民衆的影響指數那麼高,一旦「雙橡園」升起五星旗,對臺灣民心士氣打擊之大可以想見!

但最後臺灣能保住「雙橡園」,卻又是另有一段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