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深藍的誤判──解讀郝柏村回憶錄之1(龍城飛)

1988年時任總統的李登輝前往金門主持慶祝823戰役勝利30週年各項活動。圖爲李總統(右)由參謀總長郝柏村(左)及823戰役時任參謀總長王叔銘(左二)、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張國英(右二)陪同,前往太武山公墓向823戰役陣亡將士致祭。(中央社吳國輝攝)

以下資料摘自郝柏村的《八年參謀總長日記》,(天下遠見出版,2000年),筆者在每一條相關日記記載後,做出自己的意見。前文〈5-26〉,敘述至1986年1月22日。

1986年大事記(續)

★1月23日,到屏東空軍六聯隊視察空中滅火實兵演習,證明空中投水袋滅火幾無效果可言,但中科院四所研發完成的阻燃劑噴灑在堆積的樹枝,其未噴部分澆油後點燃,而鄰接之噴灑阻燃劑部分完全不會燃燒,甚有推廣價值。

中科院四所研發之阻燃劑,看來頗有價值,然後來似未見其在民間使用上推廣。

★1月24日,今日視察空軍作戰司令部情報兵棋推演,空軍強調我機受傷而不能安全歸航者,應抱與敵同同歸於盡的精神衝向敵人,此種代表空軍英勇傳統的精神,值得推許與發揚。晚宴款待AIT軍務事官辛洛南夫婦。

此事,今日看來匪夷所思,當日所謂的敵人,應爲中共,若兩岸發生戰事,是否宜以「同歸於盡的精神衝向敵人」?筆者在1980年代從未聽說過國軍曾經倡導此種「神風特攻隊」的作法,筆者亦不贊成。

事實上,兩岸同文同種,皆應訂立基於人道主義之戰俘管理之辦法,且軍隊皆不再應有忠於國民黨或共產黨的思想,軍隊國家化是近代中國一直難以完成的工作。

自1927年國民黨清共計算,至今已94年,國共兩黨互相傾軋,殃國禍家,實皆應向我中華民族深刻道歉反省,絕不應再有彼此爲敵,互相殺戮的念頭。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皆中國人組成之國家,奈何有你死則我活、你活則我死之認知?不給對方一點路走?

近年來,中共在國際社會中不斷封殺中華民國與臺灣參加國際組織,事實上,筆者在大陸的朋友中許多都不贊成中共這樣的咄咄逼人態度,但是雙方的媒體只報導中共官方的「狼性」講話,爲兩岸的誤解與嫌隙不斷增加柴火。

張國英。(中央社)

★1月26日,張國英今年70初度。今日在家中爲他祝壽,僅邀豪章及其兒媳嶸生夫婦作陪。張家在美的3個女兒、女婿都專程回國爲他祝壽。

張國英爲關中的岳父。民國63年12月27日,時任陸軍總司令於豪章上將與其他共13位高級軍官搭乘軍用直升機赴桃園楊梅視察時發生墜機,於豪章重傷,終身不良於行,筆者不知其神智是否不清。

張國英當時爲陸軍副總司令,代理總司令,結果張國英未等真除便調換總部高階將領,爲蔣經國知悉,代理3個月就遭撤換,由第二順位副總司令馬安瀾於64年3月升任陸軍總司令,67年6月再由郝柏村接任。

筆者當兵時,陸軍總司令就是馬安瀾,退伍前則是郝柏村。如果於豪章沒有栽機,張國英沒有急促行事,郝柏村升任陸軍總司令必得延後,日後是否順利接任參謀總長,無法預料。可見人的命運,難以言喻。

張國英在民國76年04月接任退輔會主任委員時,亦發生類似問題,半年後,民國76年11月被經國先生再度撤換,由許歷農接任。這些事,當年報章雜誌皆有報導。

筆者無法評論張國英,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張國英的行事風格不爲經國先生所喜。至於郝柏村說張家在美的3個女兒、女婿都專程回國爲他祝壽,並未提及當時已經炙手可熱的關中和夫人是否在場。

關中前些日子出版回憶錄《明天會更好:關中傳奇》,讀者可以參考。他在考試院長任內原來頗思作爲,最後並未如願,當時總統爲馬英九,可見國民黨屬於保守型政黨。許多人不瞭解,國民黨的官僚體系是非常保守的,官員多謹小慎微,但是經濟與科技確爲其所長。國民黨的弱點明顯在於政治意識與目標不清晰,容易在政治鬥爭過程中處下風。

爲何歷年來不少退休上將皆汲汲營營地想要接任退輔會主任委員職位?這個問題牽涉面很大,其中一個原因是蔣經國曾經擔任過這個職務,爲照顧榮民生活,蔣經國在世時,非常重視退輔會,而給予退輔會許多特權。

另外一個原因,是退輔會內部有許多企業,受到政府保障,成爲金飯碗、鐵飯碗,如榮工處、榮電公司等,這些單位的首長基本是退休中將級的熱門職缺,領高薪、有座車、有秘書、有大辦公室。

後來榮工處(後民營化爲榮民工程公司)、榮電公司皆黯然解散,而期間內部的種種問題外界所知甚少,筆者觀看網路過去報導如天下雜誌,皆沒有深入退輔會以及針對這些內部企業的根本癥結予以探討。

其實就像是中國大陸有黨政軍背景的國企,一旦遇到自由化,立刻現出原形,加上衆多冗員,管理官僚化,貪腐嚴重,不久就要發生財務困難。早在榮工處、榮電公司關門前,許多高層主管早已準備好資產、攜家帶人移民美國。

以筆者的眼光,退輔會的歷史就是國民黨退化與失敗的一個具體象徵,但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從未聽軍方檢討過,退輔會的主委是上將,學弟怎麼好批評學長。這樣的情形亦發生在過去的華航。民進黨上臺後,依然拿這些職位籠絡軍方。

1954年11月01日,退輔會正式成立,是因應內戰過後軍事復員的主要機構。圖爲雲林榮民之家。(許村旭翻攝)

筆者認爲許多藍營朋友並不真實瞭解國民黨在臺灣因爲長期執政而造成許多方面的腐化,以爲後來國民黨的萎靡不振是李登輝和民進黨造成的,似乎以爲打倒民進黨,國民黨就立刻復興了,中國就統一了、光明瞭。這是非常幻覺性的想法,但是在紅統和深藍陣營中,十分普遍,筆者幾乎沒有聽見不同的說法,說明同質性族羣意識深入人心,觀念牢不可破。

★1月28日,美決定幫助中共F-8戰機改善電子裝備,計50架,5億美元,需5年完成。我們當然無法阻止,但仍表示關切,必有害於海峽兩岸軍力平衡,惟期望提升我飛機性能,而美國務院答覆記者詢問,仍以臺灣不需要高性能戰機,這種了無新義的說法爲推託之辭。今日高級座談覈定了警備作戰要綱。

★1月31日,美國務院爲辯護其售中共F-8戰機電子裝備,重申臺灣無出售高性能戰機需要。外交人士認爲將影響我民心士氣。總統詢餘意見。我認爲無影響,蓋美方所說並無新義,而一般人並不注意,我政府似無必要說什麼話,總統同意我的看法。至於反政府分子藉以危言聳聽,那是另一回事。

綜合1月28日、31日兩日郝柏村日記記載,說明此事應有內幕,美國幫助中共F-8 50架戰機改善電子裝備,對誰有利?何謂戰機電子裝備?有多大範圍?內容保密,外界不得而知。但是相關電控系統,影響F-8戰機作戰方式與能力,日後美國一旦不再支援,中共的技術水準如果跟不上,而有關機密已爲美方瞭解。

中共怎麼會不知美國人的司馬昭之心?主要是雙方的技術水平當年相差太遠,中共方面急於趕上,50架F-8戰機就當做模型機,學習美國先進技術,都有價值。以郝柏村向經國先生報告的情形,我方應相信美國方面對於中共的「陰謀」,未必不有利於臺灣方面對於中共戰機能力的瞭解,美方在評估兩岸空戰能力後,將透過適當管道告知臺灣應有的準備。

基於對美國長期的信任,經國先生和郝柏村相信美國絕無可能幫助中共攻擊臺灣。至於臺灣方面是否需要進一步的高性能戰機?筆者比較相信美國政府方面的評估,因爲這是海峽兩岸的對比關係,美方對中共的瞭解越多,越能評估雙方戰力。

問題在於我方長期處於防禦方,被動性與盲目性高,而攻擊永遠是最好的防禦,我空軍沒有攻擊的思維與計劃,缺乏勇氣與競爭力,長久必敗;而中共處於攻擊方,攻擊永遠構成最佳防禦戰略,主動性與士氣高,中共空軍有統一臺灣而攻擊的思想明確,且戰機性能越來越好,長久必勝。這不但是戰機技術方面的抗衡,也是意志力與持續力的比較。

我們應注意到,抗戰勝利以後,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共領導人即準備與國民黨爭奪天下,採取攻勢,國民黨則需維護全國城鄉秩序,基本採取守勢。毛澤東發出命令,殲滅國民黨軍隊有生力量爲基本戰術,也就是說作戰時殺死國軍越多越好,經常以數倍兵力包圍突擊少量國軍,逐日減少國軍人數。

因此至1947年底,中共解放軍人員已經相當超過國軍(包括俘虜國軍以及收編「漢奸」部隊,中共對待這些人態度非常好,施以短期教育訓練後,立即編入戰鬥序列,向國軍衝殺),這是非常殘酷的一段過程。

近年來,中共戰機不斷升空,常態性進入我防空識別區,我空軍則不得不升空攔截,疲於奔命,消耗臺灣社會的民心士氣甚重。因此筆者認爲我方與其苦撐,等待美國馳援,不如及早宣佈準備交戰,筆者相信中共目前的計劃尚未達到臺海全面戰爭以及進入臺灣城鄉進行巷戰的階段。

如果中華民國方面決心準備交戰,並做出作戰規畫與實際操演,美日方面纔能有具體參戰的計劃與演練,中共方面也必須重新因應,而且勝負難料。這個局面絕對比目前我方時時等待、處處碰壁以及遲早滅亡好得太多。

不過,以筆者對民進黨、臺獨人士與普遍臺灣老百姓的瞭解,他們現在處於百年來最好的時期,中央有政權,產業有大亨,地方有金有黑,所有土地絕大多數爲本地人所有,又站在民主自由陣線制高點圍堵中國,爲西方國家與日本所歡迎,由是風光無限;對國民黨與外省人動輒冠以親中親共罪名,綠營同胞鼓譟而起,選舉立刻湊效。因而欲真實地作戰,致其豪宅燒燬,死傷累累,絕不是他們的選擇。

(龍城飛,原名楊雨亭,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未完待續,龍城飛專欄每週一刊出】

後記

前文〈5-26〉刊出後,關於筆者鼓勵張憲義博士撰寫其回憶錄,張憲義博士迴應:「首先,我沒有中文寫作工具和編輯軟件。我所有的迴應,都是用英文寫的,再通過谷歌翻譯成中文,然後剪切和粘貼完成。所以,我不可能去考慮『思考如何開始進行其回憶錄的定期刊載』但是,我可以考慮把它作爲一個特定非定期的專題寫作。讓我們暫停《臺灣核武張憲義事件-也談被制約的臺灣、中國與美國關係》一下。」建議張憲義博士請華人朋友幫忙將他的電腦安排具有微軟Office Word中文輸入法的功能,其中注音法是最簡單的。我們盼望張憲義博士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逐步地寫出他對於過去的回憶與思維。

從今起,本專欄名稱改爲「解讀郝柏村回憶錄」。

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史話專欄歡迎書摘合作與歷史相關文章、照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