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日本貨幣博物館 發現不一樣的金融花朵
臺灣銀行家第170期:各國金融博物館大比拚(臺灣金融研訓院)
「錢」不論在哪個世代都是關注話題之一,東京貨幣博物館由日本央行建立與管理,不僅展出日本的所有貨幣,並透過實際體驗「大判」、「千兩箱」重量、防僞技術進步軌跡,讓參訪者感受普惠金融的意義。
日本銀行金融研究所貨幣博物館扮演着保存跟金融相關的文化遺產、提升金融素養和促進社會對金融議題關注等重要角色。透過不同方式的展演,不論是古物貨幣展現或是透過情境互動的演繹,展示該國從過去到現在使用的貨幣、金融工具和文物,博物館保存了世界金融歷史的文化軌跡,爲後人提供瞭解金融制度演變的參考。
再者,博物館作爲教育民衆對金融體系認識的機構,透過展覽、教育活動和講座,提高大衆對金融素養的理解與認識,促進大衆更自信地參與各種金融活動。同時,博物館也扮演着社會紀念和文化傳承的角色,記錄了不同時期金融體系的經驗和挑戰,促進金融領域的創新和進步。總體而言,博物館的存在,對於不論是保存過去的歷史、提高民衆的金融素養,以及促進社會對金融發展的關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價值與存在意義。
日本銀行金融研究所貨幣博物館是由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所建立管理,凸顯政府對文化保存、教育、社會責任的關切。首先,致力保存和展示跟貨幣有關的歷史與脈絡,透過博物館的介紹,深化大衆對金融體系演變的認識。其次,博物館作爲一個教育平臺,同樣有助於提高大衆的金融素養,不論是透過導覽、講座或是各種互動,都讓不同世代的人們,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甚至大學跟成人,都能更理解金融的運作。同時,這也表現出銀行對社會的責任感,強調其不僅關注經濟效益,更關心文化和社會的保存。博物館作爲一個促進金融創新和思考的平臺,激發不同世代對未來金融發展方向的探討,在多個層面上展現了對文化、教育和社會的綜合關注。
博物館內各式常設展及特展,顯示了大衆透過貨幣交易,是基於對金融系統的強烈信任。大衆常說人文社會科學是實驗困難的學科,但歷史也可以說是前人偉大實驗的累積。貨幣的歷史不只與金融和經濟息息相關,更爲預測時代趨勢提供了重要線索,例如日本央行維持物價和金融體系穩定的責任,就是在貨幣演變的漫長曆史中慢慢確立奠定出來的。
透過展示不同時期的各式古代貨幣,生動呈現日本金融體系的變遷。博物館中展示的各式貨幣,從古代的銅錢到近代的日圓,不僅是金錢的物理形式,更是日本經濟歷史的見證者。在貨幣的演示中,博物館特別強調日本貨幣的起源和演變。最早的銅錢「富本錢」雖然是日本鑄造,但其原型卻是源自中國。這種受到其他文化影響的特色,彰顯了日本金融體系的多元性和歷史淵源。然而,隨着銅的產量漸漸下降,銅製錢幣逐漸變小,品質也每況愈下。這種由於供應量不足而面臨的變革,使得市場上的硬幣日趨變小,進而在實際使用上變得不便利。這樣的轉變反映了金融體系在經濟需求和材料供應方面的微妙平衡。
不僅如此,這些古老的貨幣收藏品還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它們不僅反映了日本金融制度在不同時期的演變,包括貨幣形式、材料、價值和製造技術的變化,同時也是文化和歷史的寶貴見證。博物館不僅提供觀衆深入瞭解金融歷史的機會,更讓人們感受到金錢背後蘊含的豐富文化故事。
同樣的,政策變革展示也在博物館中彰顯出來,例如日本歷史上的一些重要金融政策變革,包括貨幣改革、金融監管制度的調整,以及其他與金融體系變遷相關的重要事件。透過不同收藏品的觀察,遊客可以瞭解政府在金融領域所做的決策和相應的影響。此外,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包含貨幣和相關文物,博物館同樣呈現出日本經濟的發展軌跡,包括經濟成長、通貨膨脹、貿易活動和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展示。(全文請見2024年2月號《臺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