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裕專欄-手機換機變慢 衝擊擴大

理論上聯準會去年就應該升息防杜通膨,但現在反成爲通膨落後指標。只要聯準會持續高調升息,就代表聯準會認爲通膨尚無法抑制,聯準會「鷹王」聖路易聯準銀總裁布拉德3月投票時反對僅升息一碼,4月18日繼續表示,「今年應該多次升息二碼,把利率升到約3.5%,不應排除一次升息三碼的可能性。」對照市場預期的中性利率水準2.5%相差達4碼,不過也代表5月升息二碼底定,布拉德可能又在投票時反對僅升息二碼。通膨預期心理讓消費者調整支出,縮減如筆電、手機等非必要科技產品支出。

IDC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大陸智慧機市場出貨8,340萬支、年減3.5%;去年全年出貨量3.29億支,年增1.1%,手機出貨成長進入高原期。蘋果因iPhone 13新機效應出貨量排名首位,去年大陸市場出貨量5,000萬支,全年市場前五名還包括榮耀、Vivo、OPPO、小米等。市調機構Canalys則表示今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約3.08億支,年減11%,銷售量高度依賴大陸市場的小米、OPPO、Vivo市佔率下滑。

蘋果的iPhone SE劣評如潮,3月就通知供應鏈第二季下修出貨量200~300萬支,對蘋果而言,iPhone SE本來就是用來搶安卓用戶的「工具機」,蘋果上半年營運淡季,下半年的iPhone 14纔是真正新品,不過日前傳聞瀏海僅改成驚歎號「!」,可能又讓果粉失望。

大陸手機各大品牌全年出貨下修幅度二成以上,小米下修幅度最大砍單約三成且集中在高端機種,庫存問題導因於供需預估失衡、疫情封城影響消費、經濟衰退所得降低等因素,還有公認最大原因是「年輕人換機變慢」。大陸年輕人手機滲透率極高,以前是「換機+躺平+打手遊」,去年政策開始嚴格管制手遊,所以也沒有換機動機。

TrendForce預估因戰爭衝擊經濟影響手機需求,預計2022年手機產量13.8億支且可能持續下降。手機被當紅炸子雞電動車取代,鴻海集團資源聚焦在電動車上,但財報上面的營收與獲利數字,未來幾年還是要靠代工力量強大的手機業務。網路上有一戲言:要投資電動車?買特斯拉股票。要投資手機股?買蘋果股票。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蘋果3月1日宣佈加入制裁俄羅斯行列,蘋果停止在俄羅斯銷售iPhone等產品,還將俄羅斯官媒RT News在俄國以外App Store下架,俄羅斯的手機市場變成三星和大陸手機共享,不過三星、小米及蘋果三家在俄羅斯共賣出4,500萬支手機,佔全球總銷量僅3%。

表面上三星2021年智慧機銷量佔全球銷量18.9%名列第一,而第二名蘋果爲17.2%,其次是小米的13.6%、OPPO的11.4%,以及vivo的9.6%,但三星銷量年增幅僅0.9%,遠低於小米增幅35.1%,OPPO的32.8%、蘋果的25.5%,勉強解釋是三星新品剛好接續原有市佔率,但真正問題是出貨數字真實性存疑,因爲三星在半導體和手機都是全球第一,且都剛好只領先第二名些微差距,其中必有玄機。

手機股族羣面臨全面檢驗,供應鏈面臨庫存壓力,以手機面板砍單壓力最大,而進入營運成熟期的個股會掉出法人評估名單。蘋果200大供應廠商約一半在上海、蘇州或崑山設廠,4月28日蘋果將公佈上季財報以及本季展望,供應商面臨訂單不穩、生產不順雙重壓力。手機晶片龍頭聯發科靜待股價修正後再展現競爭力,聯發科4月27日法說會公佈財報,對照去年4月底法說財報佳並公佈多項利多,股價衝上1,185元高點,一年之間股價相差25%。

手機股超過20年曆史,每次大循環都有強勢股呼風喚雨,例如宏達電、華寶、可成、大立光、甚至是高爭議性的康控-KY,這些手機概念股都曾叱吒風雲睥睨臺股,但不管是大陸手機供應鏈、三星供應鏈,甚至蘋果供應鏈等,一旦成長動能消失就會浮沉於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