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改場升格轉型揭牌 拓展臺茶、飲料作物新契機

農委會升格農業部1日揭牌,所屬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8日也舉行揭牌典禮,爲全臺唯一官方茶及飲料作物試驗研究單位。(茶改場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農委會升格農業部1日揭牌,所屬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今也舉行揭牌典禮,爲全臺唯一官方茶及飲料作物試驗研究單位,開創新頁邁向全新發展時代。茶改場今年5月剛過120週年慶,今迎來重要轉型契機,成爲「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跨足茶、咖啡及其他飲料作物領域。場長蘇宗振感謝各界支持,讓茶改場有更寬廣產業發展技術平臺,未來將繼續肩負使命,引領檯灣茶及飲料作物產業邁向美好未來。

茶改場回顧,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沿革可追溯至1903年,當時爲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製茶試驗場,至1968年爲加強茶業研究及輔導事權,促進臺灣茶業發展,奉令改組爲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隸屬臺灣省政府農林廳,並先後設立文山、魚池、臺東3分場及凍頂工作站。

1999年改隸中央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經多次改組及改隸,仍致力於茶業研究及輔導,並伴隨及推動臺灣茶業成長與發展。經長期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臺茶1號至臺茶25號等優良品種,爲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持續提升茶葉產製技術及品質,並辦理製茶教育技藝傳承。另也進行創新茶葉製程與加工機具研發,開發出如紅烏龍、蜜香紅茶等更具特色和口感的茶品,多年來也致力於專業農民培訓計劃,提供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

茶改場指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今揭牌後,爲因應農業面臨的衝擊,例如氣候變遷、農業勞動力減少、消費偏好轉變及國人對品質與安全期待更高等因素,將組織架構調整爲作物改良科、作物環境科、加工技術科、產業服務科等業務科,以及4個分場也重新畫分執掌茶區並重新命名,包括北部分場(原文山分場)、中部分場(原魚池分場) 、南部分場(原凍頂工作站)、東部分場(原臺東分場),同時也在今天同步揭牌。

行政院政委張景森說,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將成爲茶葉及飲料作物產業推手,專注於科技研發與產業輔導,並藉臺灣茶文化底蘊,引領檯灣茶及飲料作物朝向多元化、健康與安全的發展方向。

蘇宗振表示,茶改場將持續結合歷史文化與最新研創,推動茶葉及飲料作物產業的研究與發展,並朝向「次世代健康飲品」趨勢研發,這些技術將有助於提升產業效率和品質,滿足消費者對品質與安全的需求。

蘇宗振說明,近年茶改場推動省工機械化,提高農業效率,幫助農民減輕勞動負擔,同時將臺灣茶風味以圖像化、在地化作爲行銷重要方式,保留及強化臺灣茶及飲料作物的獨特風味與特色,讓消費者能以自然的體驗及品味到來自土地的美味。另也拓展國際市場,推動產品行銷國際化,提升臺灣茶及飲料作物國際競爭力,讓臺灣的茶葉、咖啡等飲品走向全球,帶給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優質的味覺體驗。

同時,茶改場也關注青農發展,協助青年農民返鄉就業,提供技術輔導及培訓,讓青農在家鄉找到事業發展機會,促進農村經濟振興與永續發展。更重要的是配合淨零碳排政策,茶改場致力於增匯減碳,推動有機友善環保生產方式,減少對環境影響,爲永續發展出一分力,同時也加強產品安全及品質管理,確保消費者能享受到更安全、健康的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