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效鮮乳標示惹怒酪農 食藥署將跨部會「尋求最大公約數」

衛福部食藥署今年6月預告,保存期限30天以上應標示爲「長效鮮乳」等字樣,外界可能讓消費者難以分辨,引發爭議。(示意圖/楊雅婷攝)

明年紐西蘭進口液態乳將「零關稅」進口,我國酪農恐受衝擊。衛福部食藥署今年6月預告,保存期限30天以上應標示爲「長效鮮乳」等字樣,外界可能讓消費者難以分辨,引發爭議。食藥署今天表示,由於涉及國內產業保護和經貿議題,待跨部會討論、取得共識後,再邀集利害關係人和專家學者開會,希望找到最大公約數,相關標示規定可在明年上路。

農業部今年4月發文衛福部食藥署,建議將進口鮮乳更名爲長效乳。食藥署今年6月5日預告修正標示規定,鮮乳產品經熱殺菌處理後,在高潔淨度環境下近似無菌充填,保存期限30天以上者,品名應標示爲「延長保存期限鮮乳」、「長效鮮乳」、「ESL鮮乳」,預告期至今年8月4日。

不過該預告草案引發酪農業不滿,認爲可能會讓消費者無法分辨真正的鮮乳,嚴重打擊國內酪農產業。農業部兩度發函衛福部,建議將保存期限15天以上的牛乳,統一稱爲「長效乳」避免混淆。由於預告期間收到許多不同意見,食藥署將綜整各方意見並討論,不排除二次預告。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今天表示,目前預計召開兩次會議,第一場是公部門內部先取得共識,由於農業部負責國內產業保護議題,經濟部則負責國家標準(CNS)和經貿議題,需要先跨部會討論。

林金富說,待公部門取得共識後,將對外邀集各界利害關係人、NGO、消保團體、相關產業協會,以及專家學者,希望今年能開完會,儘量在產業保護和經貿議題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讓相關標示規定塵埃落定,明年順利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