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荊楚 澎湃中國 | 尋找湖北的“聰明車”

(原標題:潮涌荊楚 澎湃中國 | 尋找湖北的“聰明車”)

汽車產業是湖北的傳統支柱型產業。近年來,汽車產業革命從電動化的“上半場”,轉向智能化的“下半場”。在湖北,瞄準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不少企業下出了“先手棋”。今天的《潮涌荊楚 澎湃中國》,我們跟隨記者去尋找“湖北造”的“聰明車”。

記者黃朋威:“十一假期,不少人都會開車出行,但車多、人多,大家最擔心的無非就是碰到“鬼探頭”這類的交通事故了。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解決這些問題呢?走,一起去尋找答案。我們先試試,有着10年駕齡的老司機,能否躲過‘鬼探頭’?”

記者黃朋威:“看一下我速度現在達到了40碼,好,當前車它做出避讓……撞了撞了,下去看一下。其實我看到障礙物的第一時間已經做出了一個剎車的動作,但是最後這個距離還是沒有能夠剎住。”

老司機嘗試失敗,工程師告訴我,別灰心,這活,還是得交給科技。工程師在兩輛車上,分別安裝了一套車聯網設備後,結果果然不同。

中信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周哲人:“核心部件是這一塊白色的域控制器,它融合了通信和自動駕駛的兩部分功能,可以去實現這輛車和前車 ,(包括)車和路之間的通信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的後車實現超視距的感知。”

記者:“相當於第一輛車第一時間發現危險,就第一時間給了我這輛車一個信號了是吧?”

中信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周哲人:“是的,可以去實現車和車之間的直連通信。”

記者黃朋威:“讓車、路、人,甚至路邊的垃圾桶、電線杆等,都能信息互通,這便是當下最火的‘車路雲一體化’——C-V2X車聯網技術。聽着原理很簡單,但您知道嗎?這項技術從概念提出到研製出產品和上路測試,我國用了上10年時間。現在,這項技術路線已經成爲了國際標準。而它的技術發源地,就在湖北。”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移動通信及車聯網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陳山枝 :“包括從芯片模組、車載終端、路側設備、安全、地圖和整車以及測試驗證系統,已經形成了一個領先於全球的車聯網的產業態勢,在這個產業發展過程中不會受制於人,同時我們未來的技術演進、產業演進有更多的自主可控能力。”

記者黃朋威:“自主可控,這可不是一家企業能做到的事。中國信科所在的‘光谷’,專攻信息通信技術,而40多公里外的‘車谷’,則是深耕於汽車產業。‘光谷’與‘車谷’的聯動,纔是湖北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雙王牌’。”

“在做數值的對比,數值的軌跡點可以給到我們嗎?”

“可以。”

會議室裡,兩種不同顏色的POLO衫下,是東風汽車、中國信科兩家企業的工程師,他們已經聯合辦公了一年之久,攻關的技術正是自動駕駛。如何讓汽車更聰明?工程師告訴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讓汽車擁有自我學習、自我進化的能力。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智能化技術總工程師李紅林:“以往傳統自動駕駛來說,需要我們的算法工程師去設定足夠的規則,(汽車)在沒有規則、沒有協定的這種情況下面,場景應對是有一定侷限性的。我們現在的智能駕駛是通過深度學習大模型的方式,通過數據訓練出來的就更像我們人類駕駛員的這種操作。”

記者:“更加智能化了。”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智能化技術總工程師李紅林:“對,更加智能化,更加擬人化。”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院長楊彥鼎:“大家能夠共同圍繞着這樣的核心技術,結合用戶對車輛的需求,通過我們應用場景側的牽引,來推動整個產業鏈共同來攻關,來實現我們在智能化下半場的突破。”

眼下,這樣的產業鏈攻關還在不斷開花結果——車谷的猛士科技與光谷的高德紅外合作開發車載智能夜視系統,已在猛士917車型上實現量產;東風汽車與中國信科共同研發的車規級MCU芯片通過了行業最高的功能安全體系認證;圍繞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三百多家企業在湖北逐步形成了“研發+測試+應用”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閉環。

記者黃朋威:“作爲湖北五大突破性發展的優勢產業之一——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湖北正串聯成羣,形成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不僅如此,現在,武漢的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累計里程已突破三千公里,位居全國第一。這些,都讓這個未來產業正在快速‘駛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個假期,來武漢旅遊的您,一定要去體驗一下!”

(長江雲新聞記者 黃朋威 樑蕊 鄭傑 田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