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競相佈局機器人 產業之間如何擦出火花

近日,在2024年明珠灣國際氣候投融資大會上,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機器人公開亮相,這是廣汽集團首次對外展示在智能機器人方面的研究成果。

實質上,今年以來,不少車企例如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汽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都相繼通過自主研發或者投資的方式佈局機器人賽道。

產業鏈協同發力

廣汽集團在上述大會現場展示的機器人,搭載可變輪足、靈巧手,純電續航超過6小時,能提供可接觸、近距離、有情感的服務。據悉,廣汽集團機器人研發目前已進入第三代,全新人形機器人計劃今年12月底正式對外發布。

廣汽集團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信心成爲行業內首家可落地具身智能機器人廠商。”此外,該人士還介紹,廣汽集團於2022年初開始涉足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均已掌握核心技術,實現關鍵零部件全棧自研且成本可控。廣汽集團將依託於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成熟的產業鏈,共用如車端芯片、激光雷達等核心零部件,以車規級標準定製開發,在性能提升的同時確保高端品質。

“汽車與機器人兩個產業在產業鏈上有諸多協同共振之處。在技術層面上,汽車的自動駕駛、芯片、傳感器、激光雷達等技術可以相互借鑑;在生產環節上,機器人可以用於汽車生產,提高效率和質量;在市場方面,車企的銷售渠道和品牌影響力有助於機器人產品的推廣。”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深圳市高工產業研究有限公司預測,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1.58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3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61%。

從行業層面來看,隨着通用人工智能的技術持續突破、供應鏈格局趨於完善、下游應用需求持續打開,疊加政府出臺積極政策、大型企業加快進入等因素,人形機器人有望在2025年進入量產元年併成爲市場高增長板塊。同時由於車端與機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較高,已擁有成熟汽車供應鏈體系的企業更有可能在早期量產階段建立優勢。

自主研發與對外投資並行

早前,小鵬汽車對外發布其自主研發的小鵬Iron機器人,該機器人以仿人結構設計爲特點,身高達到了178釐米,體重70公斤,並配備了62個主動自由度,使其動作更加靈活自然。目前,Iron已經正式進入小鵬汽車工廠工作,承擔起組裝等生產任務。

今年10月中旬,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全新一代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並已成功進入比亞迪汽車工廠進行實訓,與L4級無人物流車、無人叉車、工業移動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管理系統協同作業。

2023年8月份,比亞迪入股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智元”)。據悉,上海智元成立於2023年2月份,是一家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爲主的企業,主打項目品牌爲智元機器人。

比亞迪方面人士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般而言公司投資活動和業務有所關聯,不會做單純的財務投資。”

上汽集團同樣以投資機器人企業的形式佈局人形機器人。今年,上汽集團旗下上海汽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參與上海智元的A3輪戰略融資和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深圳逐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LimX Dynamics的戰略投資。

“車企和機器人企業之間的合作可以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拓展應用領域和市場空間,無論是通過自主研發還是對外投資,都能爲車企自身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林先平向記者表示。

太平洋證券公開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爲,車企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可以實現技術同源,將車端算法複用至人形機器人上,預計未來隨着更多企業的加入,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將更加完善,商業落地的可能性也將大大加快。(證券日報記者 李雯珊)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