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貢尖祁門安茶,竹篾編簍,甘爽箬葉木質香,綿柔醇滑
安徽,是個出好茶的地方。
中國十大名茶裡,安徽一省獨佔其三(祁門紅茶、黃山毛峰、六安瓜片)。
也許是因爲名茶太多,有很多好茶反而被隱沒在其浪濤之中。
被譽爲“獨立六茶外,安然一盞中”的“奇茶”祁門安茶便是其中一種。
有意思的是,在廣東和東南亞的一些地區,安茶卻被人們尊爲“聖茶”、“神仙茶”,十分受歡迎。
安茶介乎於紅茶、綠茶之間,是一種後發酵的緊壓茶。
其常用箬葉、竹簍包裝,幹茶外形緊結勻齊,色黑褐尚潤,香氣高揚有檳榔香。
泡出的湯色橙黃明亮,茶性溫和,口感醇甘清涼,是難得的好茶。
安茶同白茶一般,越陳越貴,越陳越香。
市面上能見的安茶,往往需要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出售,惟其這樣,才能火氣退盡,帶來溫和的茶性,味澀生津。
所以“陳”也是安茶的特性之一,它陳而不黴,陳而不爛,越陳茶味越純正。
本次一條生活館聯合品牌“徽麓”,與市級安茶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戴海中先生一起,尋來了幾款一喝就會愛上的寶藏安茶,只爲與諸位茶友共享這醇甘清涼,箬葉陳香。
本次共有兩種規格: 2017年安茶貢尖半斤裝; 2019年安茶特貢半斤裝。
失而復得的非遺奇茶
祁門安茶是一款具有靈性的歷史名茶,其名有多種,尤其清末民國時,在兩廣地區以及東南亞,被稱爲徽青、老六安、笠仔茶、安徽藍茶。
“樓下喝普洱,樓上喝安茶”。
當年兩廣、港澳臺及東南亞熱帶地區家境殷實的人家,幾乎家家備有安茶,甚至囤積大簍,慢慢陳放。
舊時車馬交通,安茶去往外洋的路途漫長。
從皖南出發,順水路到景德鎮,再從九江運至韶關,最後經佛山銷往中國香港以及東南亞,路途遙遙,讓安茶有了充分的陳化時間。
陳化之後的安茶醇厚順滑,備受青睞。
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安茶曾消逝了近半個世紀,恰逢抗戰時期,安茶整體市場萎縮,遂逐漸無人制作,安茶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如果就此無人惦記,大概中國茶又會少了一種。事情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現轉機。
1983年,華僑茶業發展研究基金會主動找上安徽省茶葉公司,寄送一篾簍裝的老茶。
簍中並附一信:此茶叫安茶,是半個世紀前的茶品,產自安徽祁門,歷來在廣東和港澳臺以及東南亞一帶暢銷。
現因幾十年未見,廣東、港澳臺及東南亞等地老茶人十分想念,特來信致意,寄望復產。爲方便復產,特附上老茶一簍,以作樣茶……
沒想到在安茶絕跡幾十年後,老華僑們居然還對安茶念念不忘,專門來信尋訪。
以此爲契機,安茶重新復出江湖。1984年,安茶恢復生產,逐漸行銷原有市場。
安茶目前產區集中在祁門縣廬溪鄉,產量有限,主要銷往廣東、北京、上海,外銷日本。
安茶能夠浴火重生,也得益於其在愛茶人舌苔上鐫刻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歲月造就的箬葉陳香
安茶外形條索緊結,烏潤油亮且勻整,高揚的香氣中散發着淡淡的檳榔香。
東南亞地處熱帶,陳茶歷經時間的發酵,退去了火氣,茶性溫和、清涼,因此當地人都拿安茶當涼茶來喝。
如今正值高溫溼熱的夏天,喝上一杯清涼回甘的安茶實在是愜意不過了。
懂茶的人都知道,高山出好茶。但安茶的原料有點奇,反而是長在河洲邊的茶葉更好。
|河洲
原因有三:一是每年洪水氾濫,帶來的泥沙沉積在茶園裡,爲茶樹帶來良好肥料,因此茶樹高大,茶葉芽壯。
二是環境霧氣重,孕育的茶葉內質好。
三是周邊林茂花多,茶葉香氣高。
安茶技藝複雜,與其他茶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便是多了一道“夜露”工藝。
選晴天夜晚,將茶攤在室外曬墊上,形成茶壟,並需適時進行翻堆,使其均勻吸收夜霧晨露回潮,次日晨收起,時間天氣溫度缺一不可。
安茶人有不經過夜露,做不好安茶的說法。
夜露是安茶的特有工序。也是安茶製作工藝的靈魂所在。
歷來製茶,或炒或揉或烘,獨此安茶,夜露浸過,水汽蒸過,炭火烤過,可謂日月精華滋潤,五行水火培育,沒有不好喝的道理。
安茶還奇在它獨特的箬葉清香,包裝時以箬葉襯底,以竹篾編簍,內外包裝均是原生態材料,充滿田園風味,奇特古樸,大俗大雅。
箬葉有利於隔潮、防塵、防異味,長期陳放,箬葉融入茶中,茶香箬香竹香,三香合一,提升茶葉的香味、滋味和湯色,妙不可言。
很多適宜儲存的茶葉,如普洱、白茶等,陳放時間越久,價格也越高,很多老茶的價格令人咂舌。
但安茶,不改其樸實本性,它是真正屬於大衆的口糧茶。
看價格,半斤裝的特貢(等級)安茶,價格才200多塊錢!
半斤茶,5年陳,200多的價格,既是口糧茶,又飽含歲月造就的箬葉陳香,實爲良心價!
老安茶泡出的茶湯湯色橙黃,口感綿柔,有淡淡的檳榔香、參香,入口醇香而清潤,有清涼感,茶韻悠久,回甘明顯,喝完喉嚨涼絲絲的。
口味如此清涼獨特,也不難理解,爲什麼東南亞人這麼癡迷安茶了。
安茶等級共分爲:特貢、貢尖、毛尖、花香、一級等,級別裡面特貢爲高等級,精選2019年轉化時間爲4年的準老茶,微有火香。
注水沖泡後,有類似祁門紅茶的花、果甜香、棕葉清涼感顯著,絲絲清涼迅速回甘,7泡左右後棗香味會隨着凸顯。
茶湯深橙色,葉底褐青帶黑。
茶湯裡有箬葉、荷葉等的清新草本香味,反饋到味覺上是類似傳統六堡茶的微微清涼感,從齒縫間體會明顯。
既有黑茶的醇、順、甘,又兼有紅茶舒服的清爽和淡淡果香蜜意。
滋味平和不刺激,茶香、茶味也都很乾淨,餘味回甘持久,品飲之後體感較舒暢。
在醇厚度、濃滑感和陳韻方面,這兩款茶距離優質老黑茶還有一段距離,畢竟年份尚淺。
沖泡時,幾乎每道茶湯表面都會產生很多的泡沫。
茶沫多一般可以理解爲茶葉茶皁素糖苷類物質豐富的表現,這也對應了茶湯滋味中的甜和後期有更多轉化空間存在的可能。
|2019年安茶特貢半斤裝
陳茶比較耐泡,至少能衝7~8泡,泡完之後還可用壺煮上幾泡。
若不習慣陳茶味,沖泡前可開簍攤置兩三天,使其醒茶,口感會更佳。
醒好的茶,用手撥開箬葉,以茶針或茶刀輕撬,根據用量,隨解隨飲。
取茶2~3克,投入蓋碗或紫砂壺中,沸水沖泡,第一泡爲洗茶,倒掉不用。
再以沸水高衝而下,悶泡數分鐘即可,此後二泡三泡,依次進行。
具體三泡時間,建議分別以2、3、5分鐘爲宜。
安茶陳化猶如人的成長,新茶濃烈青澀,煺火後的柔順飽滿,陳放後的醇厚中正,每個階段都獨特的魅力,每個節點的韻味與體驗都有驚喜。
本次的兩款茶陳化時間不同,風味也不盡相同,希望諸位茶友都能尋得喜愛之茶。
內容來源一條app
有任何產品反饋,請聯繫一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