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打通互認,能否破解高校“教學科研兩張皮”難題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近年來,爲扭轉“重科研,輕教學”格局,引導高校教師多站講臺,不少高校出臺了多項舉措,如設定學年度本科生授課量最低標準並納入考覈範圍,劃分“科研爲主型”“教學科研型”“教學型”等不同職稱評價類型,若滿足相應條件,憑藉教學方面業績也可評定職稱等。

記者注意到,最近以來,一些院校還在成果申報上進一步引導教師加強教學投入,如將教材建設、課程建設、教學研究專著、指導學生參賽並獲獎等納入可申報成果類型,將教學與科研成果打通互認、同等化對待等。以上做法能否破解部分高校長期存在的“教學科研兩張皮”問題?對於研究型大學和應用型大學而言,激發教師內生動力,促進科研成果“反哺”教學,實現科教進一步融通融合,還有哪些路徑可供探索?

1.增強教師獲得感,更多實踐成果進課堂

“過去由於產品附加值低,經營管理粗放,雲南臨滄大山深處的螞蟻堆村是‘守着碧綠茶山過窮日子’。近些年來,通過開展大量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我們團隊助力該村實現了高品質熟茶穩定可控發酵的規模化生產,並將成果轉化落地,建了現代化茶廠,輻射全鄉14個行政村4.1萬畝茶葉基地茶農,帶動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447戶1803人穩定增收,助力他們實現了脫貧夢。新型生物技術如何讓村莊摘掉‘窮帽子’?且聽分解!”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朱圓敏的精彩講述,激起了學生們的濃厚興趣。他正在和學生們分享“在村裡一住就是大半年”的定點扶貧經歷。

“產業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以雲南臨滄市臨翔區螞蟻堆村茶產業發展爲例”已經成爲學院《生物製造技術及裝備進展》《生物工程原理與技術》《生物分離工程》等研究生課程的生動教學案例,不僅寫入了教學指導手冊,還被評爲該校校級研究生教學成果一等獎。

“成果能獲獎,我的動力更足了!”朱圓敏告訴記者,從精準扶貧到支持鄉村振興,團隊取得的多種科技成果,都作爲典型案例在課堂上跟學生分享,培養了一批有家國情懷、使命擔當的實戰型生命學科研究生,如“科技扶貧路上的青年人”謝燕霞等。“團隊目前有近10位老師、20餘名碩博生批次駐點,長期吃住在臨滄,爲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科研對教學的反哺,還體現在蘭州理工大學教師魏列江的課堂上。“魏老師講課時,總能把工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巧妙融入。例如,流體控制系統理論複雜難理解,他會把液壓閉環控制系統理論與實際項目結合,將控制理論中各個變量的作用、改變後的系統動態變化通過圖片、項目現場視頻等方式展示,既清晰直觀,又深入淺出,學習變得很輕鬆!”能動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畢業的研究生段晶回憶。

“實現科研育人,一是要有大量科研和工程實踐經驗儲備,二是要將工程實踐融入課堂,將艱深難懂的知識化繁爲易,化抽象爲可感,讓學生興趣盎然。”魏列江的經驗是,採用“情景模式”,將科研項目凝練爲知識點引入,採用學生提問、教師回答的模式教學。

將真實項目現場的一個個問題解決過程轉化爲一篇篇課程教學方案,評價“指揮棒”激勵魏列江不斷前行。2021年,他作爲項目負責人的《新工科視域下傳統工科專業升級改造探索與實踐——以蘭州理工大學流控專業爲例》榮獲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他自制的實驗教學平臺獲得全國高校教師自制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創新大賽二等獎。學校剛剛評出第九屆“教學名師”,他位列其中。“學生的支持、肯定,鼓舞我不斷提升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

2.評價改革承認教師多樣化成果價值

科研育人、科研反哺教學的成果,如何在教師評價體系各維度全面體現,發揮長效化激勵作用?這給不少高校提出了新課題。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周海濤認爲,長期以來,由於教學成果具有滯後性和難測評等特點,在績效考覈中處於邊緣化和模糊化地位,加劇了“輕教學重科研”的傾向。“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確保激勵措施既能夠促進成果產出又能激發教學表現,是一個難題。”

記者注意到,部分高校在評價改革中豐富了教學類成果認定類型,打通了過去“壁壘森嚴”的教學、科研成果之間的通道。如,西南財經大學在成果評價標準中將社會服務、文學藝術、競技競賽類成果納入認定範圍,對課程、教材、著作、論文、課題、獎項等成果進行等效評價。西南大學建立互通互認指標體系,打破申報條件成果類型限制,實現教學與科研業績成果互通使用,成果類型涵蓋教學研究專著、科研著作、教學成果獎、課程建設等多個方面,突出教師研究成果多樣化價值,引導教師多樣化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拓寬業績成果形式,搭建多類型成果認定體系,將有影響力的著作和教材納入評價體系,將決策諮詢類成果、普及讀物、入庫案例、規劃方案、調研報告、網絡作品等作爲評聘代表性成果,着力破除“五唯”頑瘴痼疾。

“新的成果認定辦法優化了項目成果分類評價標準體系,體現了對學科特色和成果多樣性特點的尊重。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構建了科學研究成果分類分級標準,成果類別設置覆蓋不同崗位類型科研業績發展需求;強化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實績,按照質量、貢獻和影響,對研究項目與成果進行分類分級認定。”西南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部綜合改革辦公室主任趙倩表示,從建立科研評價標準體系出發,到以此爲基礎深入推進人事制度與績效分配改革,旨在“破立並舉”打通“評與用”全鏈條,真正引導高校科技創新活動迴歸學術本位。

周海濤表示,高校完善科教融匯的績效評估體系,應考慮教學效果、科研成果、創新能力、學生髮展等多個方面,綜合評估各方的貢獻和表現,明晰教學工作在績效中的比重,使職稱待遇在不同單位相互認可。“一要避免評價過程中的主觀偏見,通過量化指標和質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確保評價標準的公平公正性;二要健全激勵機制,通過設立相應獎項、提供經費支持、職稱晉升等措施,鼓勵在科教融匯中作出優秀成績和貢獻的個人與團隊,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力。”

3.構建提升科教融匯深度廣度的長效引導機制

“現代意義上的科教融匯,將爲高校人才培養帶來一場更爲全面、系統、深刻的變革。無論是科教融匯的深度還是廣度,都取決於育人的共同核心價值的確立,以及基於共同核心價值的評價引導機制的構建。”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表示,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新要求下,推動高校科研育人持續發力,應着力構建有利於提升教學與科研融匯深度廣度的評價機制。

“具體而言,其一,可設立科研評價的‘教學因子’,即對一個高校教師的科研業績評價,除了要看其承擔科研課題的能力、論著發表的水平、科研獲獎的情況等,還要關注和參考該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爲人才培養資源的轉化度;其二,可研創學科建設成效評價的‘人才培養指數’。近年來,在教育部學位中心的學科評估、‘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和各類高層次人才評選中,人才培養尤其是科研育人情況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體現了教育評價對科教融匯的牽引作用,應予以堅持和拓展。”盧曉中建議。

“科研成果反哺課堂,需要一個持續發力的過程,在評價與引導方面,還應在提升學術資源流動性上下功夫。我想,高校課程應當作爲講述和探討較爲成熟的科學知識的空間,單單一個科研項目的成果還不足以支撐其成熟度。在青年教師完整完成一個項目後,可以引導其開展學術講座分享學術前沿信息;當教師沿着橫、縱學科方向結題多個項目,就可爲其提供機會開設專業前沿課程;等到前沿課程愈發成熟,就可以逐漸培育形成新的專業發展方向。”浙江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陸亭認爲,通過這樣一步步積累和進階,不斷在教學中注入科研活力,“至少幾年、幾十年後畢業的學生對專業的理解會與此前大不一樣”。

《光明日報》(2024年08月13日 14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