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30萬成天花板」 張欣民:房市難有下一波榮景
▲臺灣房地產從1961年至今歷經了5波榮景。(圖/記者李毓康攝)
臺灣房地產從1961年至今歷經了5波榮景,讓臺北市新屋房價從每坪3000餘元,上漲到2015年的85萬元,然而專家認爲,隨着人口逐漸老化、減少,以及房屋自有率高、投資性需求減少,臺灣房地產已在2014年那波結束最後的榮景,未來房市成交量30萬恐成天花板。
去年全臺買賣移轉棟數創歷史新低,只有24.5萬件,六都交易量也全數衰退,都創歷史新低量。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欣民表示,隨着人口逐漸老化、減少,剛性需求逐漸減少,加上景氣走空、投資性需求減少,未來臺灣房市低量成交會成爲常態。
他分析,過去房市當中有高達三成的投資買盤,但自從奢侈稅、房地合一稅之後,投資性需求減少,交易量自然跟着萎縮;此外,在建商可能會縮減推案的情況下,未來貢獻買賣移轉量頗高預售屋,量會越來越衰退,「每年30萬件恐成天花板,很難突破。」
▼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欣民。(圖/記者林信男攝)
在人口減少、價量都很難再衝高的情況下,張欣民坦言,雖然有人會覺得太極端,但他認爲「房地產已在2014年那波結束最後的榮景」,至於未來房市,他覺得已經沒有所謂的榮景,可能是溫和的剛性需求,很難出現像過去那樣的盛況。
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理事長卓輝華也指出,現在房地產,已經不是實質性的需求佔主力,這10年多頭,他推估投資佔的比重應該超過50%以上,他指出,臺灣真正供需均衡的時間點是在1990年,那一波自住跟換屋的需求都有出來,纔有一年50萬棟的交易量。
「我一直在思考,現在買賣量還會衝很高嗎?」卓輝華說,現在自有住宅率這麼高,加上高齡化後,財產移轉可能會從買賣轉成繼承,他指出,2022年~2025年,臺灣死亡的人會比出生的多,總人口數開始減少,估計從2020年開始,繼承量可能會比現在多出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