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力剷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
(原標題:持續發力剷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
作者:李雪勤 姚文勝(分別系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客座教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研究室原主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廉潔研究院院長)
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關係黨能否跳出治亂興衰歷史週期率,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入總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進展新成效,準確判斷了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深刻分析反腐敗鬥爭面臨的新情況新動向,提出新徵程反腐敗鬥爭總的要求,爲反腐敗鬥爭進一步指明瞭方向,我們必須深刻理解並堅決貫徹。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強調要剷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提出“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的實質是要探究腐敗問題產生的根源。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產生腐敗的土壤就是不受制約和監督的權力,產生腐敗的條件就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制度環境中引致權力腐敗的各種因素。當缺少監督和約束的權力與這些因素相匯合,腐敗的產生就難以避免。經過新時代以來堅持不懈的強力反腐,我國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敗鬥爭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爭就一刻不能停。
當前,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長期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尚未根除,給新徵程全面從嚴治黨帶來了現實挑戰。在政治方面,妨礙黨的團結統一,破壞黨內政治生態的消極因素尚未徹底根除,“七個有之”問題仍有發生。在經濟方面,一些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嚴重;新興經濟領域存在制度空白,給權力設租尋租留下空間。在社會方面,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保障水平有待提升等現象加劇了利益博弈的激烈性,容易誘發腐敗。在文化方面,一些錯誤觀念仍未消除,關係學、厚黑學等文化糟粕仍有市場,官本位、特權思想等腐朽觀念影響仍然存在,對社會風氣造成污染。現實一再表明,反腐敗鬥爭不能退,也無處可退,必須將“嚴”字長期堅持下去,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徵程反腐敗鬥爭,必須在剷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上持續發力、縱深推進。總的要求是,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標本兼治、系統施治,不斷拓展反腐敗鬥爭深度廣度,對症下藥、精準施治、多措並舉,讓反覆發作的老問題逐漸減少,讓新出現的問題難以蔓延,推動防範和治理腐敗問題常態化、長效化。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敗鬥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我們必須堅持一體推進“三不腐”基本方針,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效能,加強不能腐的制度約束,營造不想腐的生態環境,推動各項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不斷拓展反腐敗鬥爭深度廣度,才能從根本上剷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
加強黨對反腐敗鬥爭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剷除腐敗問題產生土壤和條件的根本遵循,必須毫不動搖、一以貫之。一是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清醒認識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把握新的階段性特徵,始終保持將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的政治定力。二是強化政治監督,嚴肅查處在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過程中陽奉陰違、敷衍塞責、弄虛作假的行爲。三是夯實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切實強化對反腐敗鬥爭全過程領導,堅決支持查辦腐敗案件,敢於動真碰硬抓好抓實問題整改。四是紀檢機關要認真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更加主動擔起監督專責,有力有效協助黨委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整合反腐敗全鏈條力量,自覺地把黨中央反腐敗決策部署轉化爲具體行動。
保持高壓態勢,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效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反腐敗絕對不能回頭、不能鬆懈、不能慈悲,必須永遠吹衝鋒號。下階段要繼續緊盯重點問題、領域和對象以及新型、隱性腐敗,持續發力、強化震懾。按照監察法實施條例精神,明確宣示對腐敗問題終生追責的理念和機制,進一步彰顯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對腐敗分子形成有效震懾。持續盯住“七個有之”問題,嚴懲政商勾連腐敗,堅決打擊以權力爲依託的資本逐利行爲,嚴打利益集團、權勢團體向政治領域滲透。逐個整治重點領域的腐敗。深化整治金融、國企、能源、菸草、醫藥、基建工程和招投標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清理風險隱患。堅決整治各種損害羣衆利益的“蠅貪蟻腐”,確保人民羣衆有獲得感。整治教育、就業、醫療、鄉村振興等民生領域腐敗問題,繼續推進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密切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夯實黨的執政基礎。保持國際國內反腐敗同頻共振,持續開展“天網行動”,加大追逃追贓力度,集中整治跨境腐敗問題。
健全制度體系,加強不能腐的制度約束。持續完善法規制度體系,統籌推進反腐敗黨內法規和國家立法一體建設;着力健全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等關鍵少數的監督配套制度;聚焦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治理機制建設,加強規範、不留監管空白,及時有效應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加強重點法規制度執行情況監督檢查,確保一體遵循、一體執行。加強權力運行程序制度建設,健全規範黨政機關和官員行使權力的程序性法規,以制度規範權力行使。根據“陽光政務”的要求,擴大和拓展公共權力信息公開的範圍和深度,通過信息公開爲社會監督創造條件,提升廉潔政府建設的公衆參與度,把權力關進籠子的同時,更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圍繞定政策、作決策、審批監管等關鍵權力,對重點部位和環節的權力進行分解,堵塞制度漏洞,規範自由裁量權,減少設租尋租機會,形成有效的制約和協調機制。提高反腐倡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保持紀檢監察信息系統迭代速率,緊跟技術發展,拓展應用端功能,探索將大數據、人工智能運用於反腐敗實踐的新路子,建立腐敗預警懲治聯動機制,加強廉潔風險隱患動態監測,一體實現監測、預防和警示目標。
文化教育並重,營造不想腐的廉潔生態環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是堅持一體推進“三不腐”基本方針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基礎性工作,我們必須按照“標本兼治、系統施治”的思路,在黨內黨外一體紮實推進相關工作。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傳承光榮傳統,發揚優良作風,引導正確價值追求,使廣大黨員和公職人員明德、遵紀、守法、知恥。注重以案明紀說法、以案示警促教,使警鐘長鳴;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督促領導幹部從嚴管好親屬子女。落實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爲契機,在全黨開展集中性紀律教育。堅持激濁和揚清並舉,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破“潛規則”,立“明規矩”,堅決防止搞“小圈子”“拜碼頭”“搭天線”,有力打擊各種政治騙子,嚴格防止把商品交換原則帶到黨內。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切實貫徹“三個區分開來”。注重鼓勵在實踐中總結相關做法經驗,推動容錯糾錯規範化、常態化,保護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和活力。整治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推動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係,讓實幹擔當者脫穎而出。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廉潔教育,在全社會倡導廉潔理念,樹立廉潔典型,通過羣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傳播廉潔價值理念,進一步提升廉潔文化的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營造和弘揚崇尚廉潔、抵制腐敗的良好風尚。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20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