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箋大變革 藥名改成分名

健保署預計明年四月起,牙醫診所醫師處方箋從商品名改成分名。圖爲示意圖。記者林伯東/攝影

十月起 牙科藥不可替代需原因

實施二三十年的藥品處方箋即將出現重大變革,衛福部健保署規畫,自十月起,牙醫診所醫師開立處方箋時,如在藥品後方註明「不可替代」字樣,需說明原因,如沒有說明,將視爲可以替代,方便社區藥師調劑。第二階段將從明年四月起上路,屆時牙醫診所處方箋不會出現藥品名,只剩下成分名,至於醫院、西醫診所是否比照辦理,將視實施成效而定。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藥品缺藥,有時是隻缺某一種商品,其他同成分的藥品並不缺,但消息傳開後,容易造成民衆恐慌。未來牙醫診所藥品處方箋改採成分名,希望改變民衆的觀念,解決社會問題。

健保署:提供可替代藥品清單

龐一鳴說,以往醫師開立藥品時,於藥品名後方常註明「不可替代」等字樣,但從十月起,牙醫師如標示藥品「不可替代」時,必須附註說明不可替代的原因,並提供可替代的藥品名單。此外,健保署將提供醫師、藥師等可替代藥品的清單,方便比對、確認,確保民衆用藥安全。

爲順利推動此事,健保署日前邀集藥師公會全聯會、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等民團,進行研議。龐一鳴說,此計劃將於今年十月起試辦,預估明年四月起,牙醫診所所開立的藥品處方箋中,不再出現藥品,而改爲成分名,目前電腦系統正重新設定。

爲何牙科先試辦 龐:病情單純

該新制爲何先從牙醫診所試辦?龐一鳴指出,牙科就醫患者病情單純,且用藥簡單,大都以消炎藥、止痛藥爲主,至於醫院、西醫診所何時比照辦理,目前則無時間表。

若需換藥品 藥師須致電牙醫師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江錫仁說,牙醫處方箋改標示成分名,先從牙醫診所開始,原因是牙醫診所收治病人以拔牙、牙周炎或口腔潰瘍等疾病居多,使用藥品以消炎、止痛、口內膏等爲主。十月起,處方箋新制分階段上路,屆時開藥權還是在牙醫師手上,如醫師開立的藥品,社區藥局缺貨,需更換其他藥品,藥師須致電牙醫師,獲得對方同意,才能更換藥品。

對此新制,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樂觀其成」,且希望儘快全面開放,他以「普拿疼」爲例,這是國人熟知的鎮痛解熱藥物,主成份爲乙醯氨酚,一旦「普拿疼」缺藥,藥師可直接改調劑其他主成份爲乙醯氨酚的藥品,讓民衆在第一時間用藥。

黃金舜指出,美國每年開立六十四億張處方箋,均列出成分名,患者領到藥物時,大都爲學名藥、生物相似藥。爲此,二○二一年美國共省美金三七三○億元藥費,目前臺灣健保總額藥品費用達二四四八億元,期待全面實施新制後,可以有效節省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