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關稅爭議 陸對加拿大和歐盟不一樣 外媒:策略開始奏效

處理電動汽車關稅爭議,中國大陸對待加拿大和歐盟不一樣,外媒分析:策略開始奏效。(新華社)

面對歐盟和加拿大的「關稅大棒」,中國靈活的應對方式引發外媒關注。據觀察者網引述路透9月13日文章分析稱,中方顯然在關稅問題上對與歐盟談判持開放態度,在做好反擊準備的同時,有針對性地與個別歐盟國家開展一對一協商,這一策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比如剛剛結束訪華的西班牙首相桑傑士就敦促歐盟重新考慮關稅決定。與此不同的是,中方甚至未事先發出警告便對加拿大采取反制措施,直接對加方施以「震懾」。

歐盟委員會8月20日披露了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終裁草案,若27個歐盟成員國投票通過,將在11月初正式生效。

報導說,儘管面臨着美國方面施加的關稅壓力,中國並不希望與歐盟爆發貿易衝突,但中方已明確表示,如果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最高35.3%的關稅,中方將作出反擊。隨着投票臨近,中國採取了「胡蘿蔔加大棒」的應對策略,一方面發出反擊警告,另一方面也在同歐盟主要國家就商業交易與投資事宜開展一對一協商。

今年以來,中國已相繼宣佈對歐盟乳製品、豬肉、白蘭地等農產品進行反補貼、反傾銷調查。

報導認爲,中國對歐盟可能採取的潛在反擊,將主要落在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這些支持加徵關稅的國家身上,波及他們對華出口的豬肉、乳製品和白蘭地。而德國、芬蘭和瑞典等沒有推動關稅的歐盟國家所受影響較小,中方採取的措施幾乎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出口品類。

據業內人士此前透露,在7月的意向調查中,包括西班牙在內的12個歐盟成員國支持臨時關稅,4個成員國反對,包括德國在內的11個成員國棄權。

「中國的策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路透注意到,本週剛剛結束訪華的西班牙首相桑傑士,「出人意料」地敦促歐盟重新考慮加徵關稅的立場。

「事實上,我們需要重新考慮這一決定,不僅是所有歐盟成員國,還有歐盟委員會都應該重新審視。」桑切斯在11日的記者會上說,「我們不需要另一場貿易戰。對於西班牙來說,我們需要做的是成爲歐盟與中國之間的一個建設性的力量,讓雙方找到一個符合歐盟和中國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

據西班牙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桑傑士率領的代表團離開中國時感覺「西班牙現在更重要了」,並稱西班牙與中國已接近達成豬肉產品關稅協議。

目前,中國是西班牙在歐盟外的最大貿易伙伴,西班牙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五大貿易伙伴。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豬肉總價值約60億美元,其中西班牙是最大的進口來源國。根據西班牙豬業聯盟(INTERPORC)的數據,2023年西班牙向中國出口了超56萬噸豬肉相關產品,價值12億歐元。

報導說,作爲給西班牙的「甜頭」,一家中國公司同意在西班牙建造一座價值10億美元的工廠,用於生產製氫設備,這顯然是對西班牙綠色雄心的支持。

中國經濟學家梅新育表示,在豬肉和乳製品方面,中國最大限度地拉高了支持加徵關稅的國家的「國內政治成本」,農業部門經常在歐盟政治中發揮作用,「中國是這些農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

2023年,歐盟對中國的豬肉、乳製品和白蘭地出口總額達到約100億美元。歐盟去年對中國的出口總額超過2800億美元。

眼下,中國與歐盟在關稅問題上的博弈還在繼續。歐盟委員會新聞發言人12日稱,中國機電商會和所有電動汽車生產商提交的關於歐盟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的價格承諾解決方案均未達到要求,歐方打算拒絕相關價格承諾申請。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3日對此迴應說,中方注意到了歐方的相關表態。歐委會無視中國業界的誠意和努力,在未進行深入溝通的情況下,提出擬拒絕中國業界提出的靈活解決方案建議,中方對此深感失望。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進展,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歐盟內部就關稅問題持續拉扯,但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似乎「鐵了心」要把關稅大棒揮舞到底,而中方的反擊也相當乾淨利落。

「中國似乎不想與加拿大進行談判或作出讓步。」路透提到,與對待歐盟的態度不同,中國甚至沒有事先向加拿大發出任何事關反制措施的公開警告。

在加拿大8月末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後,中方很快宣佈對自加拿大進口油菜籽發起反傾銷調查。其他反制措施還包括——將對加拿大采取的相關限制措施發起「反歧視調查」;依國內產業申請,對加拿大相關化工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將加方有關做法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作出反制後,加拿大甚至更進一步,於10日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電池和電池零部件、半導體、關鍵礦物、金屬以及太陽能產品等加徵關稅的潛在措施,啓動爲期30天的公衆諮詢期。

總部位於北京的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農業分析師埃文·佩(Even Pay)說,與對待加拿大的態度相反,中國顯然對與歐盟談判持開放態度。「對於加拿大,他們直接採取了震懾(shock and awe)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