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臺灣歷史的分期

圖/pexels

【文.楊正寬】

最近大家又爲108課綱的「去中」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特別是談到臺灣的歷史時,爭議最多,其實我覺得這是角度或觀點的問題。因爲我看大家都把「中國歷史」與「臺灣歷史」,甚至「本國曆史」攪和再一起了,所以就更加治絲益棻。其實吾人若撇開「臺灣歷史」究系是否是「本國曆史」,或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純粹單就「臺灣歷史」而言,大家應該都會心平氣和地同意,臺灣的確沒有夏、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歷史朝代,那是因爲臺灣的歷史不長,而且如果硬要強加這樣五千年漫長的歷史分期,來介紹臺灣的任何過去,包括歷史文獻、文物、人物及故事在內,一定會語焉不詳,不切實際,相信不只是研究臺灣歷史,甚至是所有歷史學者,或許也都會有同感。

這裡我願意跟大家分享三年前,我爲了探索古早老臺灣「Formosa」美麗之島到底有多美麗,因而撰寫《臺灣古典旅遊文學與文獻》時的臺灣時間分期概念而繪製的「探索老臺灣的時間分期概念圖」(如下圖),目的是想只要一提起臺灣過去的任何人、事、時、地、物,比較有個讓自己能接受的分期方法,當然這也是融入學界對臺灣開發歷史的階段加以整合,期較爲周延。

准此以觀,不妨就嘗試將臺灣歷史的分期,規劃析述如下:

一、史前時期

此一時期又可依史前文化,細分爲下列五期:

1、距今約50,000—7,000年前,包括長濱文化、網形文化、左鎮人文化等,屬舊石器時代晚期。

2、距今約7,000—5,000年前,包括大坌坑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早期。

3、距今約5,000—3,500年前,包括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牛罵頭文化、牛綢子文化等,屬新石器時代中期。

4、距今約3,500-2,000年前,包括卑南文化、麒麟文化、營埔文化、大湖文化等,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5、距今約2,000-400年前,包括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蔦鬆文化、靜浦文化等,屬金石器時代。

二、明代以前時期

所謂明代以前時期,係指元順帝至元年間(西元1335至1340年)於澎湖置巡檢司,在臺灣真正有歷史記載設治的事實開始;至明天啓4(西元1624)年,荷蘭將軍雷爾生(Cornelis Reyersen)去澎湖而據臺灣,於大員(今安平)築熱蘭遮(Zeelandia)城爲止,大約289年期間應該建構的臺灣歷史。

探索老臺灣的時間分期概念圖。 圖/楊正寬繪製

三、荷西明鄭時期

所謂荷西明鄭時期,係指明天啓4(西元1624)年,荷蘭將軍雷爾生(Cornelis Reyersen)於大員(今安平)築熱蘭遮(Zeelandia)開始;至明永曆37(西元1683,清康熙22)年,清將施琅攻克澎湖,鄭克塽降清,明鄭滅亡爲止,大約59年期間[3]應該建構的臺灣歷史。

四、清領時期

所謂清領時期,係指明永曆37(西元1683,清康熙22)年,清將施琅攻克澎湖,鄭克塽降清,明鄭滅亡開始;至清光緒21(西元1895,日明治28)年,因朝鮮東學黨之亂,引發中、日甲午戰爭,清軍戰敗,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爲止,大約212年期間應該建構的臺灣歷史。

五、日據時期

所謂日據時期,係指清光緒21(西元1898,日明治28)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開始;至日昭和20(西元1945,民國34)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國民政府設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爲止,大約50年期間應該建構的臺灣歷史。

六、光復以後時期

所謂光復以後時期,係指日昭和20(西元1945,民國34)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國民政府設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開始,歷經民國38年國民政府疏遷臺灣至今,應該建構的臺灣歷史。

所以,真正問題應該是問你到底課程要教的是「中國歷史」、「臺灣歷史」、「東亞歷史」,甚或是「本國曆史」,千萬不能和稀泥,但如果是最後者,那很抱歉,我就無能爲力囉!

《獨家報導》第1225期+第1226期 大佛心印直了成佛 最強開運攻略秘笈歷年來超震撼曝光 妙天禪師首度公開高階禪法

本文授權自獨家報導,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平議蔡英文的2922個日子

第四次工業革命——地緣政治的全新賽局

ESG是理想,也是商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獨家報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