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排灣文化 屏大開設手作單管口笛課程

屏東大學開設排灣族單管口笛手作與吹奏課程,藉此傳承原民文化。(林和生攝)

屏東大學開設單管口笛手作與吹奏課程,盼能傳承排灣族文化。(林和生攝)

悠揚的單管口笛聲從屏東大學校園傳出,爲傳承這蘊藏深厚排灣族文化的傳統樂器,學校特別邀請羽.擊舞藝術團長慈姆達斯˙達拉巴央開班授課,從製作到彈奏,藉由深入探究,感受原民音樂之美,也盼順利培養原住民族音樂產業未來的生力軍。

口、鼻笛吹奏文化,反映出部落階級制度、生活形態、音樂特色及工藝,是排灣族傳統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樂器。但隨着國際浪潮及漢化帶來的衝擊,使得傳統逐漸式微,屏大原專班透過課程開設,盼將傳承的種子持續撒下。

課程專案助理鍾彥凱指出,原住民族音樂製作與應用學分學程,課程方向共規畫三大領域,包括文化基礎、原住民族音樂及音樂製作,主要以認識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樂器及藝術美學爲教學目標,這學期是做排灣族單管口笛,下次盼能推廣口簧琴。

學生利用9周時間製作屬於自己的單管口笛,從竹子選材、取段、穿孔、試音到最後的吹奏,都由協作講師帶領學生全程參與每一個製作工法,除更加了解排灣族口笛文化內涵,更透過實際操作感受原民樂器的藝術美學。

學生除了練習傳統指定曲外,也嘗試將口笛與其他樂器共同創作,吹奏出全新樂章,有着排灣族與阿美族血統的林柏軒表示,親自參與手作,才發現比想像中困難,一有步驟做錯,聲音就出不來,透由這次接觸,越做越有興趣,未來希望能繼續鑽研學習。

排灣口笛音韻哀婉,彷彿百步蛇的低嗚,一般生林晏璇因曾接觸原民文化進而修課研習,她說,口笛樂聲有種山林悠遠、哀傷感覺,未來可望用在影片配樂,讓原民音樂有着更多元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