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團隊喜提清華物理學霸姚順宇!兩個Yao Shunyu都投身大模型
清華物理系傳奇特獎得主Yao Shunyu,正式投身大模型,加入Anthropic的Claude團隊。
有意思的是,另一位Yao Shunyu,今年剛剛加入隔壁OpenAI。
注意別搞混哦,前者是學物理的姚順宇,後者是學計算機的姚順雨。(手動狗頭)
這次加入Anthropic的姚順宇,此前就可謂是名聲大噪,本科期間就在凝聚態物理領域做出突破性貢獻。
具體而言,他首次在國際上給出了關於非厄米系統的拓撲能帶理論,並準確預測了相關現象。
此外,他還定義了兩個新的物理概念,這些工作都發表在了世界物理頂級期刊Phys. Rev. Lett.上。
其研究的含金量之高,甚至有位211大學副教授給出過這樣的評價:
在清華本科畢業之後,姚順宇便去斯坦福攻讀博士。
從領英的履歷來看,他在今年畢業之後有2個動態的變化,一個是到加州伯克利做了幾個月博士後,再之後就正式加入了Anthropic。
而在今年8月加入OpenAI的姚順雨,同樣也是來自清華,是姚班學霸+聯席會主席(還是個Rapper)。
和搞物理的姚順宇一樣,姚班的姚順雨在科研上的成就也是具備不小的影響力:
毫不誇張的說,幾乎每項研究都在圈裡產生了不小的漣漪;並且非常明顯的一點是,它們都是深深圍繞着大模型而展開。
而現如今,兩位同爲清華出身,同叫Yao Shunyu的人,在AI大模型上相匯了。
那麼除了這兩位Yao Shunyu,清華青年一代還有哪些人才投身大模型?
清華搞大模型的還有誰?
說到這個話題,不得不提的還有馬騰宇和陳丹琦。
倆人當年是同班同學,清華姚班2008級校友,並且之後都拿了具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斯隆獎。
馬騰宇博士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導師是理論計算機科學家、兩屆哥德爾獎得主Sanjeev Arora教授。
博士畢業後,MIT、哈佛、斯坦福等頂尖高校都給了他助理教授的Offer,馬騰宇最終選擇了斯坦福。
去年年底,馬騰宇還正式宣佈大模型創業了——創立Voyage AI,透露將帶隊打造目前最好的嵌入模型,還會提供專注於某個領域或企業的定製化模型。
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Christopher Manning、AI領域著名華人學者李飛飛等三名教授擔任Voyage AI的學術顧問。
陳丹琦這邊,清華姚班完成本科學業後,2018年又在斯坦福大學拿下博士學位,主攻NLP,最終成爲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普林斯頓語言與智能項目副主任,共同領導普林斯頓NLP小組。
其個人主頁顯示,“這些天主要被開發大模型吸引”,正在研究主題包括:
除了這兩位,業界、學術界姚班校友在搞大模型的還有很多。
之前火爆全網的大模型原生應用《完蛋!我被大模型包圍了》及其續作《我把大模型玩壞了》,就是由姚班學霸帶隊開發的。
遊戲作者範浩強,曠視6號員工。當年以IOI金牌、保送清華姚班、高二實習等傳奇事蹟被譽爲天才少年。如今他已是曠視科技研究總經理,谷歌學術h-index 32的行業大佬。
馬斯克xAI首個研究成果——Tensor Programs VI,共同一作中也有姚班校友的身影。
Tensor Programs VI是xAI創始成員、丘成桐弟子楊格(Greg Yang)之前Tensor Programs系列工作的延續,論文重點探討了“如何訓練無限深度網絡”。
據說Tensor Programs相關成果,在GPT-4中已有應用。爲解讀論文,楊格本人當時還專門在X上進行了一場直播分享。
共同一作Dingli Yu,本科畢業於清華姚班,目前Dingli Yu也快要在普林斯頓計算機科學系博士畢業了。
還有很多很多…………
那麼回到這次搞物理的姚順宇加入Anthropic,還有一個話題值得說道說道——Why change。
Anthropic創始人:物理學家學AI就是快
學物理轉行AI,其實已經是學術界的一個“傳統藝能”。
畢竟被譽爲“人工智能教母”的李飛飛,就是從物理轉向研究計算機視覺的一個鮮明例子。
她在普林斯都研究物理的過程中意識到,宇宙的根本問題不只是物理,還可以是關於生命與智能的。
這次姚順宇加入的Anthrophic AI,裡面物理出身的研究員尤其不少。
創始人Dario Amodei自己就是物理學家,本科斯坦福物理專業,博士普林斯頓生物物理專業,可以算是李飛飛的師弟。
轉折點在博士畢業第三年,Dario Amodei加入百度,曾與吳恩達一起工作,解決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中的問題,後來就在AI這條路上一路走到今天了。
Anthrophic AI招人也對物理背景的人才確實也有偏好,創始人去年8月還在一檔節目中解釋過理由:
隔壁OpenAI也不乏物理專業出身的人才,如Sora團隊中就有北大物理系校友靖禮。
Sora這類視頻生成模型,也被定義爲“物理世界的模擬器”。其背後的擴散模型,靈感更是從物理中的熱力學借鑑而來。
不過要說今年“物理”和“人工智能”兩個詞聯繫最緊密的一次,莫過於剛剛頒發的諾貝爾物理獎了。
在頒獎活動中,諾獎組委會特別提到:
例如,機器學習長期應用於希格斯粒子發現等諾獎領域,用於處理海量數據;它還可用於減少引力波測量中的噪聲,或搜尋系外行星。
近年來,這項技術還開始被用於計算和預測分子及材料的性質,如計算決定蛋白質功能的分子結構,或設計性能更佳、可用於高效太陽能電池的新型材料。
只能說以後,科學發展到今天,學科之間的融合趨勢會越來越明顯了。
往好了想,只要有能力,學什麼都不耽誤跟上時代的潮流。
往壞了想,其他學科的人才可以隨時跨界來卷你。
最後,附上英偉達科學家Jim Fan總結的“AI技術與相關物理原理對應表”。
參考鏈接:[1]https://www.linkedin.com/in/shunyu-yao-204158285/[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lkk3glap_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