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感念牛隻到大啖牛肉料理 是什麼推動臺人食用牛肉?
老吳牛肉麪店成立邁向二十年,被評選爲斗六市觀光夜市的美食優勝攤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6/07 段鴻裕攝影)
在今天的臺灣,牛肉料理已經是許多人生活必備的美食,像是臺南的著名小吃「溫體牛肉湯」、和牛燒烤吃到飽、炸牛排三明治……等等。然而,臺灣過去是務農社會,仍然有不少人因爲感念牛隻,或是算命、神明指示等宗教因素,不吃牛肉。那麼令人好奇的是,臺灣是怎麼樣走出過去傳統,開始食用牛肉呢?
早期臺灣農業社會以水牛耕田,政府爲了穩定牛隻,並且穩定肉價實施保護政策,嚴禁私宰耕牛。在 1959 年的「八七水災」,爲了穩定物價,更宣佈「二五禁屠」,進一步強化了對牛的崇敬。牛被視爲不可食用的「工具」,這種觀念深植於社會。偶有農民會將無法耕作的老牛、病牛送往屠宰,但市面上仍少食用牛肉。
鬥牛士牛排館在府城頗受歡迎,東帝士百貨分店一開幕即座無虛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07/04 黃文記攝影)
然而,隨着隨着外省人的移入和臺灣社會的現代化,牛肉在飲食中逐漸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省人引進更多關於牛肉的烹飪方式,例如知名的紅燒牛肉麪,開啓了臺灣人對牛肉的新體驗。再加上人們前往都市尋找工作,漸漸地不再受到傳統農耕的意識拘束,逐漸開始食用牛肉。
隨着臺灣人對於牛肉的需求高漲,臺灣政府在 1975 年宣佈從澳洲進口冷藏牛肉,再隨着牛肉供量穩定,70 年代各種平價牛排館應運而生,例如:「孫東寶」、「我家牛排」,爾後也誕生出各種牛肉料理,成爲民衆所愛。如今,牛肉料理在臺灣蓬勃發展,爲臺灣料理帶出更多不同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