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走廊經濟帶看新質生產力(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④)

本報記者 董洪亮 王錦濤 戴林峰

文化經濟一廊間。今天到河西走廊,看文旅、看科創,更能感受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萬千氣象。

一匹天馬,昂首嘶鳴、騰空疾馳,蹄下飛鳥回首注目……“馬踏飛燕”——中國旅遊標誌,取自上世紀60年代甘肅武威出土的文物。

飛天夢,幾千年縈繞中華民族心中。飛天壁畫,敦煌壁畫藝術代表之作,今天成爲航天強國建設的見證者。

步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座婀娜多姿的飛天銅像映入眼簾,與高達百米的衛星發射架遙相呼應。

2023年10月,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上,航天員唐勝傑飽含深情地說:“我的家鄉甘肅自古以來就有着敦煌飛天的神話傳說,飛行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和追求。”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目前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這裡一次次成功將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

戈壁瀚海連着星辰大海。“神舟”飛天、“天宮”覽勝、“墨子”傳信,其中諸多航天材料出自河西走廊——

耐熱!高達1000攝氏度灼燒不融化,鎳基合金是長征火箭的關鍵原料,產自金川鎳礦,穿越大氣層時不懼高溫炙烤;

抗凍!低至零下60攝氏度嚴寒不凝固,液壓油是神舟飛船的傳動介質,產自玉門油田,保障機械在極端環境下運轉。

2021年10月,甘肅省《“十四五”河西走廊經濟帶發展規劃》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下的河西走廊經濟帶建設。

鎳,被稱爲“工業維生素”。1959年成立的金川鎳礦,如今已成爲金川集團,是全球第三、國內最大的鎳冶煉企業,甘肅省唯一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帶動上千家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集羣。

陽光熾烈,大漠流金,1.2萬面定日鏡逐層散開,構成逾140萬平方米的同心圓反射矩陣。瞬間匯聚起的萬千束光芒,直抵260米高的吸熱塔。

這是敦煌10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金川集團去年供應鎳基合金帶材,助力吸熱器等關鍵部件實現國產化。

戈壁荒灘上“種”出人造太陽,大漠沙海變身新能源“藍海”。敦煌10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建成,成爲我國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的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年發電量3.9億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相當於造林1萬畝。

“追光”“乘風”“逐綠”,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牽引河西工業走廊強勁隆起。

玉門曾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培育了“鐵人”王進喜等第一代石油工人。本世紀初,玉門市被確定爲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

“發揚鐵人精神,產業轉型蹚新路。”玉門市委書記王超介紹,在國家能源局啓動的全國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範項目中,玉門佔據4席,是獲批數量最多、裝機規模最大的縣市。

一片片光伏板熠熠生輝,一排排大風車槳葉飛旋,“石油搖籃”新嬗變,繪成河西走廊新風景。

一手端穩油氣飯碗,一手搶抓新能源機遇,玉門油田多能驅動,被甘肅省確立爲“全省氫能源產業鏈鏈主企業”。玉門油田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建設的液氫工廠,爲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提供航天用氫。

2020年3月,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碳離子治療儀在武威重離子中心投入使用。自此,我國成爲全球第四個實現碳離子束治療腫瘤的國家。

近3年來,河西五市省屬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化,累計完成“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改造項目投資246.19億元,金額佔甘肅省六成以上。

從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從飛天壁畫到載人飛船飛向“天宮”,河西五市譜寫着中國式現代化的河西走廊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3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