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寓言學管理/目標管理 駕馭多頭馬車
話說,父親有兩女兒,妹妹嫁菜農,姊姊嫁陶工。一日,父親到菜農家,二女兒說,須祈禱多下雨,好澆灌蔬菜。不久,他來到陶工家,大女兒說,只禱告天氣晴朗,使陶器更快乾燥。父親說:「你望出太陽,你妹卻盼下雨,我該如何祈求呢?」
詞典釋義「多頭馬車」,指多頭分向前進的馬車,彼此力量相抵而無法前進。比喻團隊內部意見不一,無法爲共同目標而努力。而寓言中描述的,即是員工面對「多頭馬車」指令時,無所適從的心境。
一般而言,組織中的多頭馬車問題,可分爲垂直型與水平型兩類。
所謂垂直型,指不同層級主管意見分歧,「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因管理層級下達的指令不同,底層員工不知該聽哪把號指揮。
理論上,下層應聽從上級指導,如同閩南語俗語:「頂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層層節制與分層管理下,怎會出現多頭馬車的問題呢?
問題本質多元,但究其原因,多來自對「權力」慾望過強,想獲得絕對主導地位。上層主管爲了「控權」,手直接伸入中基層;或下層主管爲了「奪權」,強勢要求所轄部屬忽略上意。
面對不同層別主管較勁,當如何因應呢?
厲害的溝通協調高手,可於上下層級間充當緩衝,巧妙地穿針引線,找出雙方共識。
但,採用此法者,得有高超的對談力,否則,容易淪爲「傳聲筒」,不僅無法獲得共識,還成爲代罪羔羊,承擔「溝通不良」的罪責。
設法安排上下層級進行面對面討論,是較建議的做法。激辯也罷、詭辯也行,總之,將檯面下的「暗鬥」,轉爲檯面上的「明爭」。最後,以白紙黑字的會議紀錄,作爲後續執行的依據。
另一種多頭馬車類型,則爲水平型。指的是不同單位間,彼此意見不一,導致協同作戰時,各捧不同的教戰手冊,難以協作。
造成水平型多頭馬車的根本因素,源自本位主義。組織衡量績效方式,多系依據單位功能績效展現,當各自僅從彼此功能角色出發,自然不易形成共識。
面對不同功能別主管的本位主義,又當如何因應呢?
既然,各平行單位之間,各有各的堅持,統一方向最好的方式,便是在多頭馬車前,再架上一匹「領頭馬」。也就是建請上級主管,指定專案主導單位,確定權責。
不論是垂直或水平型多頭馬車,不僅造成團隊上下無所適從、左右爲難,更代表着資源內耗。最嚴重的,是過度政治化、爭權奪利的氛圍,將使得人才難以施展,最終選擇他去。
有鑑於此,組織不能期望每一位中基層員工,都能自行應對指令不一的問題。多數員工能做的,只能如同寓言中的菜農家與陶工家,無法決定晴雨,只能各自祈求。
組織領導者,須隨時留意內部是否出現多頭馬車的問題,必要時,須強勢介入協調、輔導或設定遊戲規則。
垂直型多頭馬車,可制定明確的層級權責;水平型多頭馬車,則可依據屬性,規範主導單位。更重要的,是督導確保依所定原則執行。
回至寓言中,若能區分規律的乾溼季,陶工家就能在乾季曬陶,在溼季製陶,而菜農家則可在溼季澆灌蔬果,在乾季改種耐旱植物。
在多頭馬車的議題中,若能制定明確規則與賽道,馬車纔不致相互掣肘,而能聚焦共同目標,全力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