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低碳發展 央行易綱: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成效顯著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羅知之)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鼓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建立綠色金融試驗區”,在近日舉辦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發表視頻演講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中國人民銀行將重點推進完善綠色金融標準等工作,更好支持疫後經濟綠色復甦和低碳轉型。
易綱說,當前,在各國應對新冠疫情危機等全球共同挑戰的同時,環境和氣候問題依然緊迫。環境污染、氣候變暖已演變成全球性問題,造成的危害持續時間將更長,影響範圍也將更深遠。
“近期,中國提出了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決決心。這也意味着,中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爲的低碳轉型,在氣候目標的約束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他說。
易綱介紹,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16年,人民銀行等部門制定發佈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這是指導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四年來,中國綠色金融政策框架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產品不斷豐富。截至今年6月,中國綠色信貸餘額已逾11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規模約1.2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
談及中國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原因,易綱表示,主要得益於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人民銀行推動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環境信息披露等具體政策逐步落地。目前,人民銀行正在修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將傳統化石能源的生產、消費類項目移出支持範圍,增加氣候友好型項目,彰顯我們堅定履行減排承諾的擔當和決心。同時,人民銀行進一步強化政策激勵,對銀行綠色金融業績進行評價。
二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中國綠色金融產品起步較早,種類日益豐富,綠色信貸、綠色債券、涉農綠色保險、清潔能源保險、綠色信託等產品逐漸成熟。
三是建立綠色金融試驗區。2017年以來,中國先後在六省的九個市(州、區)建立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持試驗區在綠色金融政策架構、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已取得階段性成功經驗。
同時,中國積極倡導綠色金融國際合作,通過二十國集團(G20)、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等多個平臺,與新加坡等國家共同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
“隨着越來越多國家將碳中和作爲長期願景,未來綠色金融將有更大發展空間。”易綱介紹,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重點推進幾項工作,更好支持疫後經濟綠色復甦和低碳轉型。
一是以碳中和目標爲約束條件,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今後,在對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綠色金融標準的修訂過程中,要保證綠色金融支持目錄中的項目在支持其他環境目標的同時,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二是研究建立強制性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三是提高環境和氣候風險的分析和管理能力。人民銀行將投入更多資源,跟蹤分析環境氣候風險對金融穩定的潛在影響。
四是便利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綠色金融市場。我們將通過修訂國內標準和國際合作積極推動國內外綠色金融標準的趨同。
“此外,人民銀行將繼續探索利用金融科技發展綠色金融。中國的部分綠色金融試驗區已經對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的場景融合進行了探索。在湖州,當地政府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搭建了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減少環境氣候相關信息不對稱,幫助綠色企業、項目與金融機構快速對接。人民銀行還可通過該平臺監測銀行綠色貸款等數據。”易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