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鯊屍衝上岸「肝臟全破裂」 追背後兇手…竟是「胃口被養大的殺人鯨」

南非福爾斯灣的大白鯊數量急遽減少。(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實習記者湯子暘/綜合報導

南非開普敦(Cape Town)東南方的福爾斯灣(False Bay)水域監測到大白鯊的數量因不明原因急遽下降,且一些被衝上岸的「鯊屍」都死狀悽慘,疑似被生活同洋海域中的虎鯨羣大規模獵捕。

5只成年大白鯊屍體最近被衝上海岸屍身除了兩側肝臟部位整個撕裂開之外,其他部位意外地都保持完整,沒有啃咬痕跡環境專家懷疑,福爾斯灣海域的兩頭分別名爲「港口」和「右舷」的虎鯨可能是兇手,追捕這些大白鯊並咬出脂肪肝,「虎鯨的胃口已經被這些鯊魚的脂肪肝養大了。這些脂肪肝富含油脂,是這些野生動物寶貴能量來源。」

▲大白鯊的脂肪肝被完全掏空。(圖/MarineDynamics)

鯊魚數量的下降不只嚴重影響福爾斯灣的生態鏈,也與當地圍繞大白鯊的觀光產業息息相關。以大白鯊棲息地聞名的福爾斯灣每年都會吸引大批遊客,被稱爲大白鯊的世界「首都」,坐在賞鯨船上看着這些巨大的「野獸」躍出海面,也有在潛水鐵籠裡近距離觀賞大白鯊的活動,但由於近年來鯊魚數量不斷減少,且這樣的活動會影響生態,已經被廢止。

開普敦環境官員瑪莉安(Marian Nieuwoudt)表示,「就我們所瞭解,這些鯊魚的消失將影響福爾斯灣的生態,畢竟大白鯊是生態鏈頂端的掠食者。我們還不確定這將給福爾斯灣生態圈帶來多大的影響,也不知道大白鯊消失的主因。我們抱持着這些大白鯊有一天會重回福爾斯灣的希望,到時我們會第一個宣佈這個好消息。」

▲福爾斯灣的虎鯨羣體大幅度成長,影響到其他物種的生存。(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福爾斯灣在過去11年來,似乎漸漸變得不再是鯊魚的天堂,每年都有越來越多虎鯨的目擊報告。這些比鯊魚更聰明的掠食者同時也會攻擊海域裡的其他物種。

虎鯨又稱殺人鯨、逆戟鯨,是社會性極高的鯨類雌性平均可以活到50歲,在自然界中完全沒有天敵,幾乎全球各個海域都有分佈,臺灣的東部海域野也可以看見虎鯨的身影

保育組織「鯊魚觀察者」的研究總監譚麗(Tamely Engelbrech)表示,「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鯊魚物種的變化了,像短尾真鯊扁頭哈那鯊這類物種,開始在錫爾島(Seal Island)地區變得更爲普遍。如果這變爲更長遠的連鎖效應,那麼接下發生的事情無法預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