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供應鏈南移順風車 臺資銀行亞洲盃先馳得點

臺資銀行隨着臺商積極南進,擴大經濟腹地,也提高營運量能與獲利。(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銀行家第165期:Derisk浪潮下 臺資銀行海外版圖遷徙中(臺灣金融研訓院)

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全球化發展讓各國重新調整腳步,供應鏈出現解構與重組,全球投資者和外商正悄悄從中國轉移陣地,新南向國家成爲潛力無窮的新興市場,金融業也趕上這波南移趨勢,不僅擴大經濟腹地,也就近助攻臺企佈局重點市場。

在美中貿易戰、疫情及烏俄戰爭爆發,中國大陸經營環境惡化,全球供應鏈重組、分流的情況下,嗅到危機的臺商,從2018年開始,紛紛將據點移向東南亞市場,再配合新南向政策,擴大在臺灣及東協生產,隨着臺商多元佈局,也帶動金流變化,臺資銀行隨着臺商積極南進,擴大經濟腹地,也提高營運量能與獲利。

爲了順應供應鏈重組,臺廠進行全球產能調整,擴大在臺灣及東協的產能,同時因應美中衝突,在中國大陸產能則增加供應當地內需比重,隨着臺商多元佈局,對外直接投資與三角貿易跨境資金的地區流向也出現變化。其實,早在2013年10月,金管會就積極推動國內金融機構打亞洲盃,並與多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緊接着,政府於2016年推動新南向政策,成爲本國銀行佈局轉向的重點。

其實這已經是臺灣金融業第三次南向拓展,早在日治時期,臺灣金融機構跟隨日本帝國主義的腳步,前進東南亞市場,第二次則是在1970年至1990年,當時臺灣金融機構有跟着一些臺商又再度擴張東南亞市場,但這兩次的南向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果,主要是缺乏產業的有力支撐與市場認知,而這一次的新南向表現已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說在亞洲盃已經先馳得點了!

根據央行統計,截至2023年3月底,臺資銀行共設立174家海外分支機構,以東協51家最多,與2015年相比,增加12家;其次是中國大陸的30家、美國27家及香港20家。東協國家分支機構的資產規模也呈現快速成長,今年3月底達到新臺幣1.55兆元,僅次於香港分支機構的1.81兆元,已經高於中國大陸分支機構的1.15兆元。

金管會也在8月15日公佈今年上半年本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含海外分行、子行及子公司)獲利概況,國銀海外據點稅前盈餘高達新臺幣424億元,寫下史上同期新高,年增37.4%;值得注意的是,國銀在新南向據點上半年稅前盈餘達12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0%,獲利比重在整體海外市場中佔比約28.75%,當中,獲利年增額前三大地區依序爲新加坡、越南及泰國。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林永健談及全球化,他認爲,現在是「Re-globalization」,過去建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標準之下,如降低關稅貿易障礙、國家之間相互合作並遵守的準則,將不再放諸四海而皆準,很多人提到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或是逆全球化,但沒有任何國家能跟其他國家斷絕往來、自給自足,未來的全球化已有別於以往。

林永健對這一波的臺灣供應鏈移轉並不意外,他表示,在1992年以前,臺灣還無法投資中國大陸時,已有許多廠商前進東南亞,隨着中國大陸開放,使得臺商在對岸投資一路上竄,然而,在中國大陸進行轉型升級的同時,即轉移傳統制造業出去,再引進先進生產力,連帶讓土地成本上漲、環保需求提高,工資也一併上揚,不適合在當地持續經營的臺商也陸續撤出、轉向到東南亞發展。

加上COVID-19疫情爆發,林永健指出,過去的長鏈式生產雖然成本低,一旦遇到不可抗力之因素,如關廠、塞港等問題,不論是營業安全或國家安全都要納入考量,使得全球進行分散式生產。臺灣走出去的原因有別以往,臺商、臺企國際化速度比金融業快速許多,反觀金融業跟其他企業不同,到其他國家都會受到規範或管制,要取得證照相對不易,若要提供臺商完善的服務、持續支持臺商到海外發展,勢必要提前佈局,而且要鎖定重點地區設點,積極地滿足客戶需求。(全文請見9月號臺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