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止12項石化產品關稅減讓 工商團體:就業市場恐萎縮

大陸宣佈中止部分ECFA產品對臺關稅減讓。圖爲臺灣最大的林園石化工業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國務院公告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全國工業總會、工商協進會及全國商業總會昨(21)日表示,不論是石化大廠、相關企業廠商、甚至其他傳統產業,恐都將受害。

工商團體均表示,若是無法化解兩岸矛盾,長期恐將衝擊供應鏈,縮減國內產能,並且會萎縮國內就業市場,建議政府儘早協助企業拓展其他國家市場。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大陸對臺灣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措施不會結束,陸續還會有,直到臺灣對大陸限制貿易有所迴應爲止,若是事態擴大,恐將逼臺灣產業出走。

工總表示,陸方公佈中止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石化相關產品的關稅優惠,對於早已在全球佈局的石化大廠來說,短期的衝擊並不大,各大石化廠應會以增加海外產能因應,不過縮減國內產能的結果,對國內就業人口勢必造成衝擊。

工總說明,其實近年來美中貿易衝突過程中,工總曾經調查大陸臺商撤離大陸的意願,其中有一成臺商雖曾表態,但是「有想法和實際行動仍有落差」,絕大多數臺商僅是部分產能移轉到東協或墨西哥,早已在全球建立不同產線以分散兩岸衝突所帶來的風險。

不過,工總強調,除了石化大廠之外的其他中小企業廠商,過去佈局全球的能力有限,較不容易分散風險,因此只能透過減產或轉換跑道來因應,這也可能會影響國內就業;最後,工總強調,如果陸方持續取消臺灣出口大陸產品的既有關稅優惠(除了石化,還包括機械、紡織),對臺灣從業人口衆多的傳產來說,都將是很大的衝擊。

工商協進會表示,根據ECFA早收清單,我國出口大陸可享免關稅之貨品項目共有521項產品,本次陸方宣佈中止丙烯等12項石化產品免關稅優惠,佔我國整體出口比重不大,心理影響大過實質。但工商界憂心,若陸方持續擴大取消ECFA早收清單項目的免關稅優惠,不免產生實質影響,例如衝擊國內就業穩定,仍應審慎面對。

工商協進會建議,政府應循適當管道持續與大陸溝通,並要協助相關業者加強拓展海外市場,分散市場過度集中風險,加速轉型升級,朝向高附加價值及高階應用方面發展,以強化自我競爭力。

【記者魏鑫陽╱臺北報導】大陸國務院昨(21)日宣佈,中止12項石化產品的ECFA關稅減讓,並再度提到「希望臺灣地區採取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石化業者表示,「遺憾,也不意外」,大陸後續恐還有第二波、第三波行動。

石化公會理事長曹明表示,這對國內石化產業一定會產生衝擊,希望政府能積極協商解決。

曹明強調,業者的確是要朝高值化的方向前進,然產業升級並非一蹴可幾,業者不僅要有具體的步驟跟改善計劃外,也需要投資,期盼政府幫業者多爭取一些時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