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學】第一次閒聊就上手, 如何與八年級生暢談?

過年期間久未見面的親戚常會齊聚一堂,不知道你是否有和我一樣的感覺,當年滿場亂竄的小鬼頭們,轉眼間升上高中甚至大學,除了樣子已經變成準大人外,在溝通上也開始變得彆扭起來,在父母敦促下打過招呼後,往往就自顧自地玩起手機來了。

暌違已久的「第一次閒聊就上手」系列,今天就要來聊聊如何和這些年輕朋友們建立一段開心的閒聊。

我們可以從「食衣住行育樂」這六個生活面向開始,並搭配「現況、感覺、與情報」三個步驟來找出對方有興趣的話題。 圖/unsplash

之前的文章我們談到過,愉悅的閒聊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意願」,所以我們要先談談爲什麼身爲成熟穩重專業人士的我們非得和這些十幾二十歲(臺灣稱八年級,內地稱九零後)的在學小朋友們閒聊呢?

想維持融洽的氣氛?想當個受歡迎的「長輩」(好刺耳的詞)?都是很好的動機啦!但本站並不以溫情主義見長,如果你是25以上的上班族,我想要提出兩個更理性務實的動機給你:

1. 他們即將成爲你的下屬或工作夥伴,有沒有辦法和他們自在地面對面溝通,將直接考驗你的管理能力和辦公室裡對下的人際關係。

2. 世代是最難跨越的溝通障礙(所謂代溝),如果連這個你都能克服,你將有辦法解開更多的社交難題。

之前我們就不斷強調「閒聊」的本質既非說服更不是個人脫口秀,唯一的目標是「打開對方的話匣子」。這些八年級的小朋友在這方面往往給我們不少難堪,除非你們已經很熟,否則多半你問一句他應一句(如果是、不是、不知道也算是個句子的話)。整段談話就像一顆小石頭扔進深井裡,咚地一聲就再也無聲無息。

因此,我們很清楚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對方主動想說些什麼,要解答這個問題不容易,我決定採取負面表列的方式來進行:如果我們想讓年輕朋友閉嘴,不想多談,我們該如何進行,這樣問題變得相當容易:

1. 問些世俗標準相關的事情(例如成績)

這點其實就和追問上班族的薪水一樣,絕對可以將現場氣氛急速冷凍。

這道理雖然大家都知道,但可能因爲對方是學生,實在不知道要問什麼,還是常常看到有大人問年輕人類似的問題。

有時候不是直接問成績,但會提起何時要大考、推甄這類事情,有些小朋友教養不錯,會稍微應付一下,但我很確定難得的悠閒時刻,任何人都不會對這種充滿壓力的問題打開話匣子的。

2. 以私人問題作爲開場(有沒有男女朋友)

有些大人可能想故作親密,或是讓氣氛輕鬆,會問一些反倒讓人更尷尬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問對方有沒有男女朋友之類的私人問題。大家都是過來人,我們自己在高中或大學時,就算心裡有喜歡的人,甚至在學校有公開交往的對象,通常也會瞞着父母,以免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這類私人情感問題一出,耳朵豎得最高通常都是被問者的爸媽,在這種充滿諜報氣息的場合,要怎麼能讓對方輕鬆交談,主動開口呢?

3. 對話中隱含世代標籤(你們年輕人現在如何如何…)

我們活在一個強調個人特色的時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喜歡被貼上標籤,這樣的個人主義特質在八九年級的朋友中更是被不斷強化。

對話中過度探問個人的私事固然不好,另一個極端,則是把一些年輕世代的普遍行爲套用到所有人身上。開口閉口就問現在年輕人都喜歡做什麼?(我就是我,纔不是什麼「現在年輕人」)或是你也是哈韓一族嗎?(就算我覺得韓國有些東西不錯也不代表我就是哈韓族)這類的開場,也很難繼續聊下去,畢竟好的對話都是從建立「共同點」開始,而不是強調彼此的差異,尤其是世代差異。

以上三點,不要說八年級的同學,就算對六年級的我來說,也是很難接下去的話題。

其實閒聊很像生火的過程,一開始要花點功夫,但只要火頭燃起接下來便會自動越燒越旺 圖/unsplash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Jean M. Twenge教授寫了一本探討世代的著作「Me世代」就提到,1970後出生的「Me世代」和戰後嬰兒潮世代(約略是1946-64年間出生)相比,對於社會傳統的服從性大幅降低,對於主流價值則充滿更多的懷疑,這也正說明了和他們聊學校成績、念什麼學校、或者把他們歸類爲特定族羣,並非是個好主意的原因。

除了避開上述三個對八年級生的「談話地雷」,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與他們暢談,或者更重要地,讓他們把話匣子打開?其實並不難,就把他們當成你在任何交際場合認識的新朋友即可,別把他們當成所謂的「年輕人」或「八年級生」,唯一的不同點在於,你必須慎選他們能夠理解的話題。

想像一下有天你參加我們的網聚、參與一項課程、或是現身朋友的聚會,你多半會聊到對方的工作,這是上班族最普遍的話題。但八年級生多數都在就學,根本無法理解職場的種種,所以你得聊些學校相關的事,但剛剛提過,我們必須排除成績、升學、戀愛這些議題、並避開各種世代標籤,那到底還能聊什麼?

其實選擇多多。如同話題矩陣裡面所列的,我們還是可以從「食衣住行育樂」這六個生活面向開始,並搭配「現況、感覺、與情報」三個步驟來找出對方有興趣的話題。只要注意避開上述三個「氣氛冷凍劑」即可。

舉個例子,某次家族聚會遇到剛進大學而且有點內向的外甥女(我們大概一年見不到兩次),看她默默坐在一旁看電視,我就開始了以下的對話:

我:妳現在念哪間大學?

她:喔…我念XX大學。

我:那表示妳要住校囉。怎麼樣?大學生活有趣嗎?

她:嗯…還好。我們學校很無聊,附近什麼都沒有。

看起來對話遭遇到一些阻礙,氣氛在冷凍邊緣,不常閒聊的人此時大概就藉機閃人了。但上面這幾句話已經給我們不少資訊可以進行下一回合。

學校環境很無聊多半表示附近沒有類似逢甲夜市這類的地方,所以關於「食」或是「樂」方面的議題不容易引起共鳴,先劃掉。因爲對方住校非通勤,所以「行」也沒什麼好聊的。至於「衣」的部分,我看對方穿着簡單樸素,不像是對時尚打扮有興趣的人,所以「衣」也先排除。

接下來就只剩「住」和「育」的部分,住可以聊宿舍生活、包含奇怪或有趣的室友這類話題,因爲我大學也住校,這方面很有把握,所以就留到後面。我打算先從「育」也就是學校生活開始,既然成績不談、感情不談、嚴肅地學習也無趣,那就只能談社團囉!

我:那妳有沒有參加社團?

她:嗯有!(眼睛微微發亮)

我:什麼社團?

她:嗯…總之就是跟小動物照護有關的。

我:我也很喜歡動物(共同點),小時候一度夢想要當獸醫。妳想要養什麼寵物?

她:真的嗎!我也是耶!我超想去領養貓咪,但我媽說…

如果不是真心的又何必要去裝模作樣呢?這樣的心態導致在家庭、職場中部分八年級生給人一種沒禮貌又疏離的感覺。 圖/unsplash

寫到這裡你大概就知道了,話匣子一旦開啓後面就輕鬆愉快了,其實閒聊很像生火的過程,一開始要花點功夫,但只要火頭燃起接下來便會自動越燒越旺,當天我甚至還沒用到「住」這個話題就已經聊開了。她聊貓又聊狗,談了很多她的喜好,也提到幾位相同興趣朋友的趣事,漸漸還聊到了她未來的夢想,當天的談話真的很開心。

常和年輕朋友談話其實我學到很多,幫助我用一個更開闊的心態來面對這個新的世代。我相信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盲點,當然也有其優點。

現在十幾二十歲的年輕朋友在思想和行爲上比較忠於自我的感受,和資深世代的人相比,對於禮貌、態度、規矩這些傳統價值,一方面不習慣,同時也沒意願去遵循,不像我們就算心裡不願意,表面是還是會敷衍一下。

在他們心中認爲,「敷衍」就是「虛僞」,如果不是真心的又何必要去裝模作樣呢?這樣的心態導致在家庭、職場中部分八年級生給人一種沒禮貌又疏離的感覺。但相對的,我觀察到這代的年輕人比四五六年級生更加直率,只要氣氛對了,互信有了,他們更容易把自己的想法甚至生活的細節與他人分享,看看臉書上私密的心情PO文和讓人有點害羞的自拍相片就知道了。

因此在溝通上,只要注意花點功夫點燃對話的火苗,想要有段美好的閒談並非難事。

本文轉載自《大人學》

|橘世代VIP推薦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