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加速擁抱科技革命與出海浪潮,金融如何賦能?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橫琴報道
9月27日,第三屆中國(澳門)國際高品質消費博覽會暨橫琴世界灣區論壇期間,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承辦、交通銀行戰略支持的“交銀灣通·活水潤企”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主題專場活動在橫琴舉行,主辦方還設置了圓桌討論環節。
“在全球化的今天,‘創新’與‘出海’已經成爲企業打造長期競爭力的重要戰略。”廣東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浩表示。今年以來,科技浪潮快速翻涌,各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更加積極尋找出路,但在這一過程中,必然離不開金融支持。
企業在創新與出海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金融如何助力企業更好融入全球化、抓住新質生產力?
在圓桌討論期間,專家學者、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各行業企業代表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探討。與會嘉賓認爲,大灣區是我國創新能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尤其科創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等問題,這也爲金融創新提供了廣闊市場,通過數據資產等尋求新融資途徑也值得探討。
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
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7.5萬多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而創新往往意味着長週期、大體量的研發投入,對中小企業造成沉重“負擔”。
對生物醫藥公司而言,情況尤其如此。珠海麗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彭育才表示,公司主要是將基因研製成疫苗等產品,這一行業資金投入高、研發週期長,10~15年是常態,絕大部分投資人不願意參與這種風險投資。
“研發開銷是主要部分,我們的團隊才幾十人,但每天科研就要花去幾十萬元,購置一臺設備可能就需要幾百萬元,實驗所需試劑也十分昂貴。”彭育才說。
珠海市一微半導體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姜新橋對此也表示贊同。一微半導體深耕移動機器人的算法及解決方案,積累了1800多項專利及250多項國際專利和PCT發明專利。但在科創成果背後中,同樣離不開長期、持續性的科研投入。
面對企業的融資需求,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已作出迴應,完善資金服務。
“科創企業每個時期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交通銀行珠海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蘇永強表示。交通銀行集合交銀集團資源,打破了對科創企業的傳統評價模式,推出了“交銀科創”產品,集成股、債、貸、租四大產品體系和圈、鏈、園三大場景生態,爲企業提供多層次、全過程、全方位的接力式金融服務。
“珠海市共有科創企業3700多家,‘交銀科創’品牌已服務其中1500家企業,合計額度超過 500億元。”蘇永強說。
此外,大數據等的發展也爲企業融資提供了新思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沉澱下大量數據,通過數據資產化,或許能夠在數據同金融之間搭建橋樑。
“由於缺乏實體資產,創業初期拿不出抵押物,金融話題一直是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痛點。”乘木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會軍提出,科創企業要思考如何利用好自身優勢,將之轉化爲融資途徑。他認爲,數據要素紅利正不斷釋放,但目前銀行還沒有推出專門產品,未來企業或許能夠將數字資產作抵押物獲取貸款。
金融“護航”企業加速出海
如果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內核和基礎,那麼出海則決定了企業創新成果能夠贏取多大的市場。隨着國內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爭相出海尋覓新商機。
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便是一例。早在幾年前,嘉騰機器人就在美國建設了工廠。近年來,嘉騰機器人外貿增幅達到了30%左右,預計明年增速將會進一步提升到50%。
嘉騰機器人副總裁陳洪波認爲,客戶決定市場。“我們不是產品型的公司,而是項目型,產品賣到哪裡,我們的服務就要跟到哪裡,因此必須提早規劃,把人、工廠等要素佈局到客戶身邊去,才能拿下海外訂單。”
但企業在出海過程中主要面臨多方面的困難。首先,境內外在文化、政策法規、市場環境等方面差異極大,企業必須進行大量市場調研和本土化策略研究;其次,企業走出去流程複雜;最後,項目在金融服務方面也面臨諸多困難,包括開戶困難、支付便利化問題、融資困難等。
例如,易網創新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姜仕鴻發現,很多中小型賣家很難獲得來自銀行的資金支持,這一羣體的主要成本是採購成本。對此,易網同一些金融機構合作,搭配中信保,推出了一款90天賬期的服務。
“之所以設定爲90天,是因爲3個月內這些賣家的貨品基本能夠到達海外,開始銷售併產生收入了,我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金融夥伴參與到扶持中來,這一過程也有助於行業結束‘荒亂生長’的狀態,實現合規發展。”姜仕鴻說。
據悉,爲幫助企業順利融入海外市場,交通銀行一是同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家銀行建立了業務關係,通過內外聯動,爲企業提供市場調研、商業諮詢、法律顧問等綜合服務,並設有專門團隊協助企業解決涉外業務中面臨的各項政策問題;二是推出“交銀灣通”綜合服務方案,通過EFN、FT、OSA、NRA、創新離岸人民幣單元等五位一體賬戶及Easy系列產品,解決企業境外開戶難,資金結算不便,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今年以來,廣東省“交銀灣通”累計交易量超2000億元,有效滿足企業出海的國際化經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