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半導體國家隊 4路並進
國家半導體發展策略
世界各國均以租稅及補助雙工具強化半導體產業發展,據瞭解,政府跨部會正研擬「國家半導體發展策略」,將朝租稅優惠、人才培育、供應鏈自主性、能源政策等四大面向並進。其中,國發會鬆口半導體產業可自國外攬才,在一定條件下鬆綁免除大學生來臺需二年工作經驗限制,讓企業尋纔有更大空間。
據悉,去年底半導體產業提出發展建言書,就業界意見,經濟部和國發會、教育部、勞動部等日前召開跨部會議,逐一檢視業界意見可行性。
租稅方面,產業界盼優惠範圍再擴大,官員表示,產創10之2擴大研發及設備租稅減免,是半導體產業歷來最大減稅獎勵工具,財經兩部正就產業衡平性訂定子法適用門檻條件,其中研發經費門檻將在50億至100億元,研發密度在5%至7%之間,研商合理性。
申請就業金卡的外國特定專業人才,鬆綁薪資逾300萬部分予減半課稅且延長五年,業界提出海外具雙重國籍人才返臺工作,予以比照所得減稅,財政部並未鬆口,因對國內高階科技人才不公平,加上這項規定鬆綁不久,跨部會認不急於再擴大鬆綁。
最棘手的人才培育方面,由於國內缺工嚴重,國發會同意修改法規,自國外攬才,在薪資門檻一定條件下,凡經半導體企業面試通過之外國大學生,可免二年工作經驗限制,鬆綁來臺。
而業界要求增加理工科系,甚至達上萬名員額,教育部並未照單全收,僅同意調配部分員額,但盼採政府、企業相互出資成立基金育才,不是專門針對單一企業產學合作,以利培訓更多人才。跨部會並建議,提高大學女性對半導體產業參與度是解方之一,以委員會方式成立獎助學金,讓政府與企業共同支持。
至於供應鏈自主性,官員說,近幾年陸續有進展,包括材料、軟體工具、設備廠商來臺與國內業者合作,例如處理半導體與電子業用的氣體,甚至軟體,另希望提高設備及材料自制率。官員說,材料或特用化工我國較強,惟設備門檻較高,荷商ASML在林口新基地雖和1、20家業者合作,但無法做到整機,僅部分零配件,政府協助業者和上游設備商在維修零組件及耗材擴大合作,以利業者就地更換零件。
至於能源政策部分,知情官員說,政府要求業者自設太陽光電設備,或投資開發商建設離岸風電,如此可穩定取得綠電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