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新市鎮是大埔第二? 第二期開發恐有「更多傷亡」
▲淡海新市鎮開發案,第一期還有7成土地未開發,緊接着要開發二期1147公頃。
苗栗大埔張藥房老闆張森文上週溺水身亡,土地開發案和居住正義的問題再次浮上臺面。新北市淡水區淡海新市鎮第一期只開發了3成,政府又急着徵收農田建設第二期新市鎮,即將剷除大片綠地、推倒老樹、摧毀鳥禽棲地,淡海二期反徵收自救聯盟蔡瀛痛心「這裡將是大埔第二,只會造成更多傷亡。」
爲了舒緩雙北高房價的壓力,營建署從1994年在淡水開發第一期佔地465公頃的新市鎮,並打着「平價新房」的口號一坪只要6萬,預計吸引13萬人。從此水泥叢林般的高樓大廈,一棟棟直衝天際,空地又大興土木,煙塵蓋住淡水小鎮昔日純樸面容。
不過開發以來實際進駐只有1.3萬人,一坪6萬的諾言只實現了一棟。蔡瀛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位於新市六路的大廈25年來只住進5戶,「其他都是大陸客來炒房!」政府還有7成土地尚未開發,就「猴急」地進行1147公頃的二期開發案,引起居民強烈反彈。自救聯盟還表示,二期土地3分之4面積屬農林地,其中一半以上農田仍在耕作。
面臨二期即將動工,居民黃清水在紀錄片《我的一生都在這裡》中表示,收到徵收單子之後「晚上都睡不着」,另一位住了80年的阿公鄭鎗枝也無奈表示一直以來都住「古厝」,就算拿到補助金費也只想要買田務農。家住義山裡的蔡瀛表示居民大部分都3、4代一起住在古厝,想問官員如果換到公寓大廈「一戶是要怎麼住?」痛批政府根本不懂人民。
爲了捍衛家園和自然生態,里民自組讀書會研究環評報告,發現政府竟然以「生態園區」的名義大興土木,並且在環評還引用不實的民調,蔡瀛大罵在贊成開發的民調中有「2/3都不是二期居民」,批評營建署甚至用前署長葉世文署名開發案,企圖規避責任,「根本比詐騙集團還可惡!」
營建署對此表示,淡海新市鎮後期開發有必要性,主要是適時儲備土地,且符合多數地主期望;營建署會審慎處理,希望能化解民衆疑慮。
▼洲子灣田間的阿伯表示現在年輕人連菜都認不出來,「你覺得徵收還是好事嗎?」(圖/取自淡海二期反徵收自救聯盟)
※《我的一生都在這裡》爲作者施雲(Sophie Seeing)在「新市鎮,後現代場域」展覽中一部短片,如想看詳細介紹請至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