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空的賺錢法則還靈嗎?
本報記者丁雅梔提起低成本航空你會想起什麼?是登機口前的行李秤、需要付費的毛毯和食物、還是低至兩位數的票價?不可否認,低成本航空雖然不會像五星級全服務航司一樣讓你的旅途光鮮亮麗,但它們提供的低廉票價讓更多人負擔得起航空旅行。而對於航司而言,這種商業模式也很成功。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稱,“剔除乘客服務是航空公司賺錢的最佳方式,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英國《經濟學人》稱,從西南航空到精神航空,美國低成本航空公司陷入困境。全服務航司也開始提供自己的廉價票,以期從低成本航空手中奪回市場份額。那麼在其他市場,低成本航空公司是否面臨同樣的境地?作爲民航界“最賺錢”的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的賺錢法則還靈嗎?在歐美市場面臨多重挑戰低成本航空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末,當時美國西南航空公司開始嘗試採用新型經營模式:降低成本、優化服務、提高利潤。這種商業模式於1971年正式引入市場,隨着時間的推移,在歐洲、亞洲和其他地區都得到廣泛應用。在20世紀80年代,英國捷特航空公司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低成本航空”。此後,一系列低成本航空公司相繼出現,如愛爾蘭瑞安航空、英國易捷航空等,它們在航空運輸市場中逐漸佔據一席之地。目前,低成本航空已佔據全球航空市場30%左右的份額,全球最大的10家航空公司中有4家是低成本航空公司:美國西南航空、瑞安航空、印度靛藍航空和易捷航空。然而,儘管全球民航業需求旺盛,歐美等成熟市場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仍面臨着巨大挑戰。開創低成本航空先河的美國西南航空接連遭受“重創”。根據最新財報,2024年一季度,西南航空的營收爲63億美元,同比增長10.3%,但淨虧損卻達到了2.3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虧顯著。低成本航空公司面臨多重挑戰,其中最顯著的是運營成本的壓力、市場飽和以及監管變化。燃油價格波動對成本控制構成重大威脅,儘管許多廉價航空公司通過鎖定油價來減輕影響,但2024年年初全球油價的大幅上漲仍讓不少航空公司感到沉重壓力。此外,監管政策的變化也是一大難題,特別是在歐洲,新的環保法規和碳排放標準要求航空公司投入更多資源於環保技術,這無疑增加了運營成本。市場飽和也帶來了競爭的加劇,尤其在歐洲,廉價航空市場接近飽和,迫使航空公司不斷創新和開拓新航線以維持競爭力。與此同時,消費者對飛行體驗和舒適度的要求不斷提高,廉價航空公司需要在保持低票價的同時提升服務質量,這常常需要額外投資,影響原有的低價策略。基礎設施限制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機場的擁堵和設施瓶頸可能會影響航班的準點率和服務質量,使得運營效率受到挑戰。中國低成本航空市場還有很大空間中國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於2004年成立。目前,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可分爲兩類,一類是以春秋航空爲代表的獨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另一類是由傳統全服務航空公司成立的低成本航空子公司。根據亞太航空中心的統計數據,從2014年到2023年的十年間,全球低成本航空的市場份額穩步上升,全球低成本航空的區域內航線市場份額從30.3%提高至31.8%,亞太地區的增長尤爲顯著,國內航線市場份額從25.7%攀升至28.3%,相比之下,2024年至今,我國低成本航空佔國內航線市場份額約12.7%。波音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低成本航空公司在總座位數中所佔份額僅爲14%,不僅低於歐洲45%和美國29%的水平,也低於東南亞53%的水平。與歐美等成熟市場相比,中國低成本航空市場顯然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整個航空市場而言,低成本航空的滲透水平不如傳統航空公司,也不如歐美市場,一方面是因爲中國人均乘機次數並不算高,另一方面,大部分乘客對於廉價航空的服務質量和認知度有一定的疑慮。“這些年,低成本航空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以春秋航空爲代表的廉價航空搶佔了可觀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去年以來,國內旅遊市場的火爆給低成本航空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一名民航業內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國低成本航空公司無論從數量還是市場份額來看仍然較少,且經營模式和目標客羣定位相對海外同類型公司較爲模糊,但市場需求結構化、差異化轉變的趨勢不可逆,我國大衆化航空出行需求將日益旺盛,未來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平衡服務與運營相較於傳統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的核心競爭力便是低票價。低成本航空之所以能夠提供低票價,背後是一系列精細化的成本控制策略。在旅客看不見的地方,低成本航空通過各種方式優化航班運營和管理流程提高運營效率,保持成本優勢。以春秋航空爲例,春秋航空在其《2024半年度報告》中將公司的經營模式概括爲“兩單”“兩高”和“兩低”,也就是單一機型、單一艙位,高客座率、高飛機日利用率以及低銷售費用與低管理費用。即只運營一種機型、一種艙位、將飛機配置爲最大座位數,儘可能長時間地飛行,並對額外服務收費。根據各大航司發佈的半年財報,春秋航空依然是國內“最賺錢”的航空公司。然而,賺錢背後,低成本航空也頻頻被乘客投訴、吐槽。近日,有乘客在機場因登機行李箱超標2釐米,與春秋航空工作人員發生爭執,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社交平臺上,也不乏關於低成本航空的吐槽:可帶行李尺寸較小、座椅不可調節、空間小、有推銷、毛毯需另外購買等不勝枚舉。中國航空工業影像中心策劃總監張寶鑫1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低成本航空公司想要找到運營模式和顧客服務的平衡點,首先要讓乘客事先了解選擇低成本航空可能面臨的額外成本,如行李託運費、選座費、餐食費等。目前,消費者與航司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對額外費用預期不足。同時,低成本航空公司也需要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包括滿足中國消費者的特殊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並明確收費標準。這樣,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出明智的選擇,同時也能滿足他們對低成本出行的期望。通過這些措施,低成本航空公司可以在保持票價競爭力的同時,提升服務質量,增強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這不僅有助於化解矛盾,也能夠推動低成本航空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