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醫院照護不值錢?三班護病比新制惹議 醫護怒喊3月8日上街頭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上午舉行「解決護理短缺,維持醫療供給,行政院別病急亂投醫」記者會,邀請臺灣社區醫院協會幹部等專家一同討論。記者曾原信/攝影

衛福部公告三班護病比新制,採鼓勵方式,讓達標醫院獲得獎勵金,但發放額度依醫院層級遞減,引基層醫護人員與地區醫院反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偕同臺灣社區醫院協會舉行記者會,臺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預告,3月8日將率社區醫療同仁、民衆走上街頭,正式向政府抗議。

書記長洪孟楷表示,行政部門看到醫護人員不足,計劃編列40億元預算因應,卻出現同工不同酬問題,不同級數的醫院,有不同的補貼額度。行政部門的分配計劃,是否能夠給醫護人員最直接補貼?還是透過醫院,再由醫院自行分配?基層醫護人員的權益,是否真有受到保障?

洪孟楷認爲,衛福部必須要了解到,補貼只是短期方式,追根究柢是醫護從業人員不足,整套計劃看不到。民進黨政府不要老想着編列預算、補貼撒錢就了事,必須改善整體醫護就業環境和條件,徹底解決醫護人力不足問題。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說,衛福部公佈的獎勵制度,會讓地區醫院的留任率更差,現在整體醫護人員留任有62.7萬人,護理人員註冊率75.41%,教育部預估在未來3至5年,是護理人員供給的陣痛期,完整的護理人才培育,至少需要10年左右。醫院有病牀,但是醫護人員吃緊,有牀沒醫護,是醫院現況,政府推動政策必須要有完整思考,未來地區醫院關門的間數會越來越多,誰顧偏鄉病人的權益?地區醫院醫護離職率越來越高之後,分級醫療制度還能走得下去?

國民黨立委蘇清泉表示,臺灣醫界最大的問題,就是醫護人員低薪,醫護人員長期處於血汗、過勞的工作環境。疫情3年期間,無論是醫學中心還是地區醫院,特別預算對於醫護人員的補助,每日都是5000元。疫情結束之後,反而差別這麼大,這樣合理嗎?除了醫護人員之外,包括醫事人員如放射師、檢驗師、營養師、藥師等,應該編列預算給予適當補助。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2030年將是健保大限,現在各醫院急診堆滿了病人,空有病房,沒有軟體,增加在急診交叉感染的風險。疫情後,現在全國護理缺口約8000人,補貼護理長期低薪、高工時,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朱益宏宣佈,將在3月8日率社區醫療同仁、民衆走上街頭,正式跟政府抗議,自去年9月28日行政院通過護理人力政策整備計劃以來,他們不斷向衛福部、行政院、總統府溝通,但都沒有得到善意回應,決定上街表達不滿,呼籲全國民衆及護理同仁一同站出來。

臺灣社區醫院協會常務理事羅永達表示,醫護人員到立法院陳情或走上街頭,是非常不得已的事情,基層醫護和地區醫院向政府相關單位陳情,均得不到善意的迴應,衛福部給一紙公文,解釋醫護加班補貼金額不同,原因在於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的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數不同,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照顧重病程度,大於地區醫院。

羅永達指出,根據衛福部設定護理費標準,包括急性和一般病牀,醫學中心護理費1027元、區域醫院905元、地區醫院850元。當家屬將病人交給醫院治療照顧,不論是醫學中心還是地區醫院,照護的方式和時間都是一樣的,憑什麼地區醫院的護理費比醫學中心少40%?難道地區醫院的護理執照比較不值錢?如果地區醫院是分級醫療最重要的基礎,差異大的護理費制度若造成地區醫院崩盤,誰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