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海峽兩岸校園文化節舉行 兩岸師生友好互動交流

圖、文/第24屆魯臺會提供

7月4日,第三屆海峽兩岸(高密)校園文化音樂會高密市劇院開幕,這是第三屆海峽兩岸(高密)校園文化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在山東省率先啓動了魯臺青年交流季。本次文化節活動時間爲7月2日至7月5日,來自臺灣11所學校師生和高密市10多所學校的師生進行了友好互動和交流。兩岸師生同臺演出,展示才藝4日上午9時許,演出在高密市第一實驗小學學生帶來的胡琴合奏《兩岸魚水情》中拉開帷幕,臺灣、高密兩地師生同臺演出,展示各自才藝,架設起了友誼的橋樑。

接下來,古琴演奏《滄海一聲笑》、合唱《少年中國夢》、舞蹈《木蘭辭》等精彩節目輪番上陣。高密第一實驗小學學生表演的武術中華武娃》,讓臺灣孩子佩服不已。臺灣學生表演的國標舞《拉丁舞曲》、芭蕾舞跳動音符》等節目,爲師生自由設計作品,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創造力

最後,演出在兩地師生合唱的《我愛你中國》、《明天會更好》中圓滿結束。通過這場校園文化音樂會,兩地師生們同臺演出,各展所長,相互欣賞,凝聚共識,在潛移默化中深化了友誼。臺灣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翁福元說:“海峽兩岸流淌着同樣的血脈,襲承着同樣的文化根源,通過加深校園文化的交流,建設好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交流互動,親身體驗增進友誼

本次校園文化節最大的特色是互動設計、重在體驗,跳出傳統的現場參觀模式,以兩地師生共同參與、親身體驗來促進文化的融合發展,增進兩地師生情誼

四寶之戀、象棋對弈、書法交流活動中,兩地小學生手把手學習、一對一交流,合作完成藝術作品,開心地擊掌歡呼。兩地小學生還互贈禮物,留下了聯繫方式,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兩地教育各有所長,通過課堂教學之探、校園文化發展之見活動,老師們充分交流教學思想教學方法互學互融、相互借鑑。在課堂教學之探中,選擇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5門課程,兩岸小學教師同課異構、共同議課,相互切磋,形成共識。“很有幸參加這次活動,希望這樣的交流越來越多,讓更多臺灣青少年瞭解祖國大陸的新時代、新氣象,希望海峽兩岸青少年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臺北市東門小學林寶嫣同學說。

共九大板塊內容本屆校園文化節由國臺辦交流局、山東省臺港澳辦指導,濰坊市臺辦、濰坊市教育局、高密市人民政府主辦,以“融合校園文化,共敘兩岸親情”爲主題,在山東省率先啓動了魯臺青年交流季。活動時間爲7月2日至7月5日,共分爲紅高粱文化之約、兩岸校園文藝之聲、課堂教學之探、三賢四寶之戀、書法藝術之美、國學象棋之弈、校園文化發展之見、國學經典之詠、臺灣農企高密之旅九大板塊。臺灣11所學校的師生62人和高密市10多所學校的師生1000餘人參加,進行了友好互動和親切交流。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共同的根和魂。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兩地在校園文化的體驗交流中進行着積極的探索和創新,通過國學經典之詠、國學象棋之弈等內容,積極展示高密國學教育特色與成果,讓兩地師生在心靈共鳴中增進情感認同,讓國學的魅力在兩地共同綻放。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推動力量。校園文化節緊緊圍繞青少年羣體展開,活動設計緊扣青少年的聯誼互動,在真實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