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500碗/蔡珠兒:提高小吃能見度 鼓勵用心店家
美食作家蔡珠兒認爲,人們對於「小吃」有天然的理解,而用心做出美味小吃的店家,值得500碗活動給予更大的鼓勵。
蔡珠兒。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小吃』有一個一講大家就知道的意思,很難具體描述。」蔡珠兒舉例,就像人們知道「吃飯」是什麼,不必細究其後牽涉的生理學、物理學、味道的化學、營養學、消化,「我覺得小吃也是這樣,很難用一個字典型的、操作型的定義。」
她指出,小吃、點心應該是從宋代開始,是很棒的中文字,意義比英文「snack」更細緻、輕巧、有意境,硬要說,其內容不外乎是輕鬆、小份量、不那麼正式、價錢較正餐低一點。
如果從份量、氛圍、情境來看,什麼食物都可以是小吃、什麼小吃也可以變正餐,佛跳牆可以做成小份,蚵仔煎做成大份量再把擺盤弄得漂亮一點,或是解構,就是一個主菜;美國有刈包大的可以吃飽,倫敦出現的刈包就比較小份。蔡珠兒說:「我認爲所有的吃食都是小吃。」
蔡珠兒加上一個定義:「小吃有地緣性,有一個美味雷達掃射區,可能超過20公里就有問題。」就像蝨目魚粥,在臺北吃跟臺南吃,完全是兩回事,這可能跟食物新鮮里程有關,除非遇氣好碰到臺南人來臺北開店,而且他可以拿到最新鮮的蝨目魚肚。
蔡珠兒開出的500碗名單遍及全臺,有意識地走出臺北,放眼各地,「這些人缺乏適度的媒體注視,難成爲網美店,但是多年來他們就默默地把那個手藝做好,這是最了不起的匠人、職人精神,是我最佩服的。」
蔡珠兒的精選小吃|單一純賣雞湯小卷米粉─雞湯小卷米粉。圖/蔡珠兒提供
所以對於500碗,「我覺得早就該有人做這個事情了。」但蔡珠兒也預言,屆時名單公佈,一定會有很多人有意見、來「打臉」,因爲樣本量太大,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版本。
例如她選了竹山肉圓,就笑稱一定會被彰化人謝忠道否定,但本來每個人的口味就不一樣。而什麼是好吃的火雞肉飯、鹹粥?嘉義人和臺南人的說法跟臺北人又不一樣,中部人可能也有中部人的版本。
蔡珠兒的精選小吃|黃金面線─蚵仔麪線。圖/蔡珠兒提供
「沒關係,就是要開始,就是要有人做。」蔡珠兒說,比起fine dining,特別是北部的餐廳,小吃在網路時代很吃虧,幸好有500碗能提高這些小吃的能見度。
蔡珠兒(左)。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